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干肉
———拉萨日常
张苹
  张苹

  是这个高原漫长冬季里的最大恩赐。我第一次上高原的时候,正值冬天,在安多地区看到秃鹫就行走在村庄路旁,缩着大大的翅膀,冰雪世界的牧民穿着厚厚的羊皮袍子,不一样的鲜艳粗狂色彩裹着黑色的高大的行走的人,我抖抖索索下车,又被刀子一样的冷风赶进了车厢,高原满是冰雪。我总是疑心这是一个梦境,因为随后展开的日子,所看到的总是有很大的区别,随后的几年,那曲镇就变得整齐划一,那风打在大小如一的石头墙上就仿佛是另一个城市。 

  能够跟风抗衡的就是高原坐着的石头,随着这风生成的食物就是风干肉。那曲的风干肉在西藏颇有盛名。 

  风干肉的形成,是寒冷地带人们需要存贮的食物。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有风干肉这样的传统食物。其实并不稀奇的食物,因为和大漠极寒的气候,粗犷的民风,马背上的悲歌这样的意境相连,所以它总是不羁的,带血地生食。根据幻象,人们用装饰了松石的刀子片出一块块肉,肉带着凝固的血,在帐篷的篝火旁,唱起牧歌,钻进姑娘的帐篷。其实那曲的风干肉是松脆的食物,像肉酥。那曲干肉的好吃,据说是跟冬季极寒干燥的气候有关,也跟一道工序有关。藏历十一月是宰杀牲口的季节,牦牛在宰杀后,片成条,在水里过一遍,通常马上就冻上,肉的组织被冰涨松,要吃的时候,极其酥脆。 

  在拉萨,每年都要在晚上温度降至零下7℃到零下8℃的时候开始做风干肉。这个时候,各地宰杀的牦牛一车车堆放在各个小区的门口,一个家庭至少也要风一只牦牛后腿或者更多。拉萨冬天暖和,所以拉萨的风干肉与别的地方不同,显得要纤细许多,颜色和口感都不同。一般做两种口味,原味的一种,抹上辣椒和盐巴的一种。干肉是藏历年待客的佳肴,我顺便风了鸡鸭猪头肉,蒸了下酒,还是不错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5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艺术家的苦与乐
谒利玛窦墓
冬天的树
风干肉
阿尔巴特街的畅想
我写《穿越密西西比》
集邮给我带来快乐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风干肉 2013-01-26 2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