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防空识别区”说事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称十余架中国军机1月10日出现在东海上空日本“防空识别区”内,日本自卫队紧急派出F-15战机升空应对。中国国防部1月11日表示,中国运-8飞机在中国空域进行例行巡逻时,遭到日本战机近距离跟踪,中方起飞2架歼-10飞机进行查证和监视。中方此举是针对日方动作的对等维权,也是向国际社会表明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
事实上,近年来日本自卫队的飞机针对中国、逼近中国的抵近侦察活动不断加强,同时近期日本又不断扩大日本作战飞机的活动范围,频繁干扰中方公务飞机的正常飞行,并对中国军机的例行巡逻活动进行干扰。此外,日本还在不断谋求扩大“防空识别区”。2010年6月24日,日本防卫省单方面宣布扩大与那国岛上空的防空识别区,把与那国岛西侧的日本领空和其外侧2海里,纳入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据悉,日本在与那国岛上空的防空识别区原来是以东经123度为界线,这是二战美军占领琉球时设定的,1969年由当时的日本防卫厅加以追认。日本单方面扩大防空识别区导致与台湾地区的防空识别区出现重叠。此举当即遭到台湾地区的反对,但日本依然我行我素。
如今,借着中日钓鱼岛之争,日本还打算进一步扩大防空识别区。按照日本媒体的说法,鉴于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日本防卫省正研究在与那国岛等西南诸岛部署陆上自卫队,扩大防空识别区即是强化防卫力量的措施之一。
“防空识别区”是啥玩意
据军事专家介绍,所谓“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以利于军方迅速定位管制。
20世纪50年代,军用战机进入喷气机时代,飞行速度大幅提升,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在苏联战机入侵美国本土前获得充足的反应时间,美国率先在阿拉斯加以北设立北美防空识别区,随后北约国家纷纷效仿。冷战期间,日本同样处于对抗苏联的第一线,驻日美军与日本政府也划出了日本防空识别区。
一般来说,当不明飞行器进入防空识别区时,相关国家会紧急派出战斗机,由飞行员目视识别,并维持近距离跟踪。但直到目标飞行器进入该国领空前,无权对目标飞行器采取迫降、击落等措施,否则将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应该说防空识别区只是一种防御措施。
防空识别区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也没有约束力。划定防空识别区不应危及其他国家的安全,不能用来侵犯别国的领空。迄今为止,全世界近百个沿海国家中,只有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防空识别区。与其他建立了防空识别区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日本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
目前,日本单方面在东海上空划定的“防空识别区”基本上是沿着东经125度往南,经北纬30度后,再往北纬25度、东经120度的方向斜向西南,至东经123度再折向正南。这一区域离中国最近处,距浙江省的海岸仅约130公里。不但包括钓鱼岛,还跨越日本自己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将中国东海油气田全部涵盖其中。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飞机即使在本国沿海和东海专属经济区上空正常飞行,也会被定义为“闯入”了日本的防空识别区。日本防空识别区的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
毫无疑问,日本将防空识别区划得如此宽广,甚至深入邻国的专属经济区是极不合适的,中俄等邻国也从来没有承认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但日本却利用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形成了很大范围的海空立体巡视空间,进行所谓的“实际管控”,这一过程中也造成与邻国的不少摩擦。以2012年为例,日本针对中国飞机所实施的紧急升空达到150多次,而针对俄罗斯飞机的紧急升空超过250次。中国没有防空识别区这一设定,但中国飞机在没有争议的海域上空飞行即遭到敌对性的近距离跟踪监视,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