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景物、人群。由于行走匆匆,一般是走马观花,难以细究。其实,有些东西可以一晃而过,有些东西还是很值得琢磨,加深认识的。
我们经常围着国家大剧院散步,觉得大剧院就是一本值得很好品味的“书”。
常有一些游客问:“大剧院的门在哪儿?我们围着转了一圈,也没找着。”这就是设计上的一个奥妙。国家大剧院是一座高46.68米的椭球形建筑,平面投影东西方向轴长212.20米,南北方向轴长143.64米,基础深达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椭球壳体外环绕着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外是一圈儿人行道,再外是绿化带,绿荫隔断了都市的喧嚣,形成了一片相对宁静的大型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四周可以自由出入,但进大剧院演出厅的门在北面,与人工湖及人行道还隔着一道“工”字形拱桥,所以围着湖转是看不到剧院大门的,就是找到大门,要进入大剧院演出厅还要通过80米长的水下通道。
每天都有一批批的旅游团到这里参观。导游给游客介绍大剧院,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大剧院像鸟蛋,有的说大剧院像明珠,还有的说大剧院像水煮鸡蛋……
说大剧院像鸟蛋,诙谐。从一些北京建筑的外形看,有鸟巢(奥运中心)、鸟腿(中央电视台新楼)、鸟嘴(世纪坛),把国家大剧院说成鸟蛋,靠谱。
说国家大剧院像颗明珠,有理。站在北海的桥上往南看,特别是站在北海公园的白塔下往南看,中南海的湖面弯弯曲曲,波光粼粼,像一条龙;大剧院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恰似龙头顶着颗珍珠。夜幕降临,大剧院壳体上错落有致的“蘑菇灯”犹如繁星点点,远看更像一颗明珠,而且更是含蓄别致,韵味无穷。
说国家大剧院是个水煮的鸡蛋,那就完全违背了设计者的初衷。因为水煮的鸡蛋没了生命,而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安德鲁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是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是呀,在宁静清澈的水面和静谧宏大的椭球壳体下,笼罩着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说它是个鸡蛋可以,因为鸡蛋有生命;说它是个“水煮鸡蛋”,便是只看到了外表,没有理解建筑的生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