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烟花爆竹四宗“罪”
季 颖
  季 颖

  过年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之一。然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这个传统惹的麻烦,越来越多。

  第一宗“罪”:噪声扰民。除夕“迎新年”绵延到年初五“接财神”的烟花爆竹声,绝对是震耳欲聋。大人还能忍受,可知有多少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并且,有些只图自家喜庆不管别个休息的家伙,无论半夜还是凌晨,总爱“突然袭击”,扰人清梦。

  第二宗“罪”:火灾隐患。每年春节长假发生多少火灾?多少人伤亡?损失多少?大家留心过吗?幸亏人们防火意识增强以及消防部门扑救得力,统计数据逐年在下降。但这没啥值得高兴的,烟花爆竹导致的“乐极生悲”,杀伤力依然惊人。

  正因为上面两个显而易见的弊端,不少大城市,如香港、广州,多年前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甘寂寞的市民可选择电子爆竹过过瘾,而大多数人,已习惯了“安静祥和”的春节。

  事实上,烟花爆竹的危害,至少还有两个也不能忽视。

  第三宗“罪”:制造垃圾。放完烟花爆竹的朋友,开心了,爽了,留下一地纸屑,苦的却是环卫人员。他们凌晨就冒着严寒出来干活,为的是天亮后还一个清洁的街道。去年除夕夜,上海3万余名市容环卫职工通宵达旦清除爆竹垃圾近千吨。并且,放烟花爆竹如同烧钱,几百几千元一阵烟就没了。这些都与低碳减排和厉行节约的理念,背道而驰。

  第四宗“罪”:污染空气。1月以来,北方多地“十面霾伏”,上海也数次重度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激增的汽车尾气,中石油中石化“两桶油”质量不达标等等,都是炮轰的目标。大家是否意识到,我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助长了空气的恶化。去年春节,因燃放烟花爆竹,北京等地PM2.5瞬间蹿升近80倍!这是什么概念?前段时间北京空气污染“爆表”,PM2.5也不过是正常值的10倍。雾霾之中无贵贱,谁也不能“自强不吸”,我们实在没有多少干净的空气可以挥霍。

  有人说:过年不放烟花爆竹,就没有“年味儿”了。但为了营造这点“年味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不能支撑奢侈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从自身开始,作出改变。有识之士呼吁:今年春节不放烟花爆竹。我顶一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春运直通车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4版:文化·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
烟花爆竹四宗“罪”
媒体视点
南京路不做“试衣间”要靠创新意识
礼在卡中
过年是负担吗?
幸亏评诺奖用不着考计算机
新民晚报评论A04烟花爆竹四宗“罪” 2013-02-05 2 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