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上天 抱怨不断
按照韩国政府制定的2002-2006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列出六大国家级新技术领域,分别是情报技术、生命工学技术、纳米技术、环境技术、文化技术和航天技术,其中的航天技术被设定为重要技术课题,并进行战略性研发投资。然而,被视为韩国航天“王牌工程”的“罗老号”运载火箭总是不争气,不仅研制进度严重拖延,而且经历两次失败和多次推迟发射。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科学技术院人造卫星研究中心于2013年1月30日发射升空的“罗老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同名的科研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与地面接收站的信号切换。韩国现代经济研究所表示,“罗老号”发射成功提高了韩国尖端企业的国际知名度,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的出口有望随之上升。《朝鲜日报》1月31日发表社论称,“罗老号”发射成功让韩国因屡次发射失败以及对朝鲜抢先发射卫星的遗憾和不安终于烟消云散。
对于“罗老号”发射成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韩国的太空活动与(之前)朝鲜发射‘银河-3号’火箭不能相提并论,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朝鲜任何发射行为都被严格禁止,但韩国一向以负责任的态度推进宇宙发射项目。”纽兰还称,韩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向全球明确表示其宇宙开发“毫无军事意图”,因此韩国发射火箭与朝鲜“截然不同”。
不过,韩国国内舆论对美方的“偏袒表态”似乎并不感激,反而有不少媒体抱怨美国以前揣着私心不让韩国发展火箭技术,以至于韩国的火箭技术比朝鲜落后了一大截。《韩国经济》1月31日发表社论称,美国及日本等航天技术先进国家对韩国进行了技术封锁,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很多,“今后韩国要向名副其实的航天强国迈进,首先就是要研制韩国国产的大推力火箭”。该社论称,朝鲜和伊朗都成功将卫星送上太空轨道,韩国更要“奋发图强”。《朝鲜日报》称,在东亚地区,朝鲜在火箭技术方面可能领先韩国10年,日本也创下连续16次成功发射火箭的纪录,韩国的太空开发技术在东亚最落后。“此次成功发射‘罗老号’,核心技术全部依靠俄罗斯,韩国的太空梦依然遥远”。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也表示:“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不可能把火箭核心技术传授给韩国。”
韩国仍是“路人甲”
自从2009年6月11日韩国首个宇航中心——罗老宇航中心正式启用后,韩国航宇研究院就积极为KSLV-1“罗老号”系列运载火箭做着发射准备。然而韩国在火箭开发方面的技术积累实在太少,底子实在太薄,所谓自主研发的“罗老号”多级火箭只有一级是采用韩国开发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他几级全都要依赖俄罗斯的大力帮衬。
据介绍,当韩国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要发展航天火箭之时,其“太上皇”美国就表现出“一百个不乐意”,借口美韩之间签有《导弹技术协定》,不能提供带有弹道导弹技术的大推力火箭部件,甚至连简单的人员培训与技术咨询也不肯伸手帮忙。无奈之下,韩国只好找上另一个航天大国——俄罗斯,试图通过“借船出海”掌握航天发射的核心技术。
2004年9月,韩俄签署《航天技术合作协定》,俄方一度承诺向韩方交付“罗老号”火箭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发射架系统的详细设计图,却在合作中途变了卦。韩国政府几经辗转,才弄清事情真相,原来是美国国务院致函俄罗斯外交部,称“‘罗老号’项目将大大提高韩国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因此韩国绝不能拥有火箭发射的核心技术”,就是这封信函让俄罗斯的态度突然大变,也给了雄心勃勃的韩国航天事业当头一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专家还抱怨说,俄罗斯其实也只是拿“罗老号”当试验田,结果埋下了许多“不定时炸弹”。事实上,俄罗斯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所提供的一级火箭本质上是处于开发阶段的“安加拉”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变种,“按照常识,一款新式火箭从设计研制迈向实用,至少要进行3至4次火箭燃料试验和实际飞行试验”,而“安加拉”火箭尚未通过燃料和零部件可靠性测试。换句话说,俄罗斯利用与韩国合作的机会,间接试验了自己的最新太空技术,即便失败了,俄罗斯也能从中获取众多经验教训。有专家指出,俄罗斯已无心与韩国继续推进“罗老号”项目,韩国仍然只是扮演了“路人甲”的角色,其寻求掌握与发展大推力火箭技术的目标仍未实现,至今仍无力研发生产出推力超过100万磅的火箭发动机。
航天事业面临难题
根据韩国科学技术部修正后的“宇宙开发基本长期计划”,韩国要在2015年成为全球航天十强国家,具体目标是在2015年前发射20枚卫星,包括8枚多用途卫星、7枚科学卫星和5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并获得将1.5吨级的低轨道实用卫星发射到太空的技术。
韩国《中央日报》称,“罗老号”的发射在保证韩国自主航天技术和经验方面意义重大,尽管未来韩国即将走上“独立开发”的道路,但这条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如何自主研发出此次发射中使用的俄制火箭,是摆在韩国航天科研机构乃至国防产业面前的最优先课题”。韩国《东亚日报》也发表社论称,“火箭技术即是军事技术,与国防能力息息相关”,掌握火箭技术不仅能提高国格与民族自尊心,而且能引导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航天事业不可能与军事应用撇清关系,韩国军方正酝酿成立宇宙司令部,以图在军事领域有效指挥和控制航天事业,甚至计划在2015年前组建太空作战团,负责管理军用卫星,并建立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很显然,韩国的航天雄心绝非只为面子,而是力求获得制造射程覆盖东北亚的弹道导弹技术,从而抗衡“主要敌人”。
黄山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