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负责军工的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最近公开炮轰国防部斥资13亿美元从法国采购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无法在低于7摄氏度的天气下正常工作。罗格津并未详细说明西北风级两栖舰为何无法在低温下工作。此外,目前也无法确定罗格津所表达的是“零上7摄氏度”还是“零下7摄氏度”,因为俄罗斯人在天气较冷情况下讨论温度时经常省略“零下”二字。
2011年6月17日,俄罗斯与法国签署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采购合同,这种战舰可以搭载直升机为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提供支持和保障,第一艘西北风级舰计划于2014年交付俄罗斯海军,将部署到俄远东太平洋舰队服役,并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基地。该部署港口虽然全年都不结冰,但也要经历持续数月的寒冷天气。第二艘西北风级舰计划在俄北方舰队服役。虽然北方舰队的多个基地港口常年不结冰,但每年经历的低温天同样会长达数月。如果过不了“耐寒关”,西北风级两栖舰恐怕真的要在俄罗斯海军“喝西北风”了。
事实上,在这笔军购启动之初,俄军界乃至政界就充满了截然对立的两派观点。俄《独立军事评论》总编德米特里·利托夫金曾表示,俄制直升机并不适合配备在法国军舰上,而且建造这种用于执行远航任务的军舰并不符合俄军事学说。俄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表示,“法国海军一般将两栖舰用于在第三世界国家搞‘警察行动’,也就是说并非完全用于军事目的,它只适合在不会遭到任何反击的情况下作为实施干涉行动的平台。如果将这种军舰投入作战行动,就必须为它配备大量护卫力量,而俄海军根本没有这样的护卫力量”。
当西北风舰可能无法适应俄罗斯寒冷气候的消息一经发布,俄军内要求退货的呼声马上高涨起来。一名高级军官就向俄新社记者表示,原装西北风级攻击舰配备有法国的Senit-9作战信息指挥系统,但相关技术不转让给俄罗斯,至于更高级的SIC-21作战信息指挥系统则完全不予交付,因为该系统装备在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谢尔久科夫当年说要安排位于鄂木斯克的俄国防产品公司为西北风级舰提供替代产品,这种替代产品将为舰艇提供高可靠性的通信功能,可是这番承诺完全成了谎言”。
目前俄军有70%的武器装备需要更新,而国内军工企业设备老化,技术人员缺乏,武器研究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培训投入也并不充足。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从2008年开始,俄国防部的一些激进派就提出“造武器不如买武器”的主张。
不过,“你想买,他却不见得肯卖”。据报道,俄国防部曾于2009年4月从以色列购买三种型号无人机(共50架),花掉了5300万美元,但当俄罗斯提出购买生产线时,却遭到断然拒绝。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表示,大部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防务公司都来自美国的盟国,美国可能以某种方式暗中阻止这些公司进一步向俄罗斯出售先进武器。
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院长列奥尼德·伊瓦绍夫表示,进口一些军用装备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要买自己造不了的,而且是对俄军真正有帮助的东西。”大肆进口武器会破坏俄罗斯的军工部门,使俄罗斯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失业。很显然,“西北风之殇”为俄军事部门敲响了警钟。 毕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