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菜出远门,他在“找”病人
——77岁退休军医张同水义务施治的故事
江跃中
  一列飞驰的火车上,一个三四岁的男孩突然被食物噎住气管。同车一老年旅客见状,果断取出备用剃须刀割开男孩的气管,迅速取出异物,包扎好伤口,为进一步送医院治疗争得了时机……这位老年旅客,就是家住本市彭浦新村社区的77岁海军退休军医张同水。

  退休17年来,张同水义务为百姓治病1000多人,而其中的大多数病人都是他从马路、公交车、小区、机场等场所“找”来的,还“倒贴”了不少费用。今年春节长假,张同水特地到几名病人家中探望,了解康复进程。

  “狮子脸”变帅小伙

  张同水18岁入伍,从医50年。妻子杜美芳曾任社区卫生中心院长。当了多年西医后,年届五旬时,张同水着手研习中医。退休后,张同水闲不下来,把陌生患者请回家治疗,成了家常便饭。每天晚饭后,他家的电话就成了“热线”——跟病家分析病情,往往一聊就是数十分钟。

  一天,张同水外出买菜,看见一个卖姜的男青年长着一张“狮子脸”:整个脸庞又红又肿,疙疙瘩瘩,模样吓人。原来,这个青年来自山东,慕名来到上海某大医院求医,但医药费花了几千元,病情仍无起色。张同水随即把青年请到自己家,和妻子一起,利索地对患处进行消毒、切划、排脓、清创。中西兼理的张医生又开出内服中药方。

  大约两周后,一个英俊小伙敲开了张同水家门,并恭恭敬敬送上一箱苹果。杜美芳一时没反应过来:“你是谁啊?”小伙一开口,夫妻俩才恍然大悟。患处节肿平复、红肿消退后,卖姜小伙的“狮子脸”露出“庐山真面目”。他特意理了发,上门道谢并报喜:“再过2个月,我就要回山东结婚了!”

  机场当场开药方

  从医多年,张同水敢于辨证施治,大胆出手。“少花钱、快恢复”是他长期坚持的目标。

  去年8月26日,张同水去外地探亲。在机场候机楼,他发现一名40多岁的女旅客,嘴部吞咽的动作有些怪异。一问才知道,女旅客患“食道下窄”已十几年了,吃东西非常困难。张同水就把现场当作临时诊所。登机时,老张的中药方子也交到了她手上。

  半个多月后,女旅客给张同水打来电话说,吃了中药后,自己吞咽东西不那么难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女旅客又告诉张同水好消息:“我的病已经好了!”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人才
   第A17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教育周刊
   第B10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1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2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广告
慈善超市顾客常常“溢价”付款
雪止转睛“铁公机”运营恢复
“高清探头拍副驾驶”为谣言
穿行音乐门框 感受科技奇妙
“网上红包”转进长辈银行卡
百老德育讲师团与小学生交流
买菜出远门,他在“找”病人
黄浦区查获千余件假名牌饰品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6买菜出远门,他在“找”病人 2013-02-20 2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