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普陀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每年受理的约3500件调解案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涉民生类,如劳动争议、离婚、相邻权纠纷、继承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法官上门调解,比如当事人双方有一人行动不便等。
本案中,被继承人朱先生于去年8月24日因心肌梗塞去世,其45岁的妻子林女士是智力残疾三级的残疾人,7岁的女儿小婕(化名)今年刚上学,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朱先生的母亲张阿婆今年76岁,由于脑梗后遗症和腰椎压迫神经,左右脚都无法行走,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令老人心碎不已。朱先生去世后,其名下有养老金3.7万余元,公积金1.5万余元等。由于朱先生未留下遗嘱,这笔遗产如何分割成了未知数。朱先生所在单位和银行表示,只有凭借法院出具的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才能提取这笔钱。于是,过完年,林女士就向法院递交了诉状。
考虑到两名原告一个是残疾人、一个是未成年人,而被告又行动不便。今天上午,普陀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法官来到延长西路某小区“送调上门”。经原被告双方合议,决定将这笔钱全数留给小婕,用于支付孩子的学费、生活费,由小婕的监护人、外婆刁女士代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