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几路围剿灌气“黑窝”
一辆卸下牌照、沾满灰尘的大型槽罐车“弃于”闲置厂房,竟然是劣质液化气的“储存罐”。这个藏匿于农田间、高压线下的非法液化气灌装窝点近日被警方捣毁,陈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去年12月下旬,宝山公安分局盛桥派出所民警走访得知,蕴川路、罗北路南侧一处废弃的厂房,夜间经常有卡车频繁出入。这一线索引起宝山警方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厂房展开外围调查。经查,这里原是一处废品回收站,每当夜色来临时,就会有装载液化气钢瓶的卡车出入,厂房门口甚至有人望风,一旦外面有些风吹草动,围墙内便会迅速作出反应。
在初步查清该厂房老板郭某及其同伴的分销网络后,1月21日雨夜,一张抓捕大网悄悄张开,专案组会同宝山消防、特警、盛桥派出所、顾村派出所和市政燃气管理处兵分多路,将废品回收站包围,一举捣毁该非法黑窝,查获用于储存伪劣液化气的25吨槽罐车一辆,用于运输灌装液化气钢瓶的厢式货车4辆,以及液化气钢瓶300余只,抓获陈某、郭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
接举报清剿“不定时炸弹”
去年底,闸北警方接群众举报线索,川公路棚户区一带经常有车装卸液化气钢瓶,闸北公安分局治安支队立即会同宝山路派出所对该区域开展相关走访调查工作。2013年1月27日晚,宝山路派出所依托综合指挥室通过人机互动发现川公路附近一辆面包车正在装卸钢瓶。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当场查获一辆非法运输液化气钢瓶的面包车,抓获张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劣质液化气钢瓶62个。后民警又在周边民宅内查获5个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窝点和90只钢瓶,涉案价值5万余元。
警方表示将不断加大对非法运输、销售液化石油气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清剿本市非法液化气钢瓶,最大限度消除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隐患。同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健全石油液化气正常供应、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等规范制度,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从源头上斩断非法经营液化气的行为。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叶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