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泽东家居物品归去来兮(1)
龙剑宇
▲ 毛泽东家居物品之卧室
  ◆ 龙剑宇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本文选自《百年潮》2013年第1期。

  让人感慨的物品

  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间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

  日常起居所用物品,从居室到卧具、坐具、洗漱用品;衣物,包括衣服、鞋帽、床上用品;餐饮用具即杯、盘、碗、碟、勺、筷、烟具等;旅行用品,包括毛泽东坐过的专列、专车、专机、舰船,用过的拐棍等。学习、工作用品,包括办公用品如纸、笔、墨、砚、眼镜、放大镜,看古书用的白手套等。毛泽东的学习用品特别多,其中最珍贵的一部分是他看过、圈点过甚至作过批语的古今中外的书刊,总数近十万册,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还有各个时期的手书、墨迹。文体用品,包括娱乐、保健用品,如游泳短裤、乒乓球拍、电唱机、收录机、磁带、唱片,看过的电影拷贝等;还有医疗用具等。礼品,是指毛泽东与中外各界人士交往中接受的馈赠。毛泽东所受礼品,绝大部分上交国库,极少数留在了身边,如郭沫若送的手表、齐白石送的砚台等。

  毛泽东家居物品突出地体现了毛泽东的个性、人格、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毛泽东“顽固”地保持着农民的俭朴近乎吝啬,恋旧近乎成癖;他的菜谱简单,一辈子保留韶山特点——喜吃辣,还有诸如吃红烧肉,睡硬板床,穿布衣、布鞋,衣服打补丁……毛泽东家居物品中许多东西颇具代表性,如有73个补丁的睡衣、单腿眼镜、—边高—边低的木板床。

  毛泽东家居物品还反映出毛泽东在大是大非中的镇定自若、坚不可摧,而在日常交往、生活中却廉洁自律、平易近人。如重庆谈判期间,郭沫若送给他的手表(一直用到临终),出访苏联坐过的专列,穿过的中山装,会见尼克松等人坐过的土洋结合的沙发,使人们回忆起当年他那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动人场景;另一方面,他的大量日常生活用品,如衣服、菜谱,是他一生以俭立身、以廉奉公的高尚人格的物证。毛泽东家居物品体现了毛泽东重精神追求而轻物质享受的特征。他家居物品中除大批生活、工作、学习用品,还有一部分是娱乐、体育用品,如唱片、留声机、收录机、电视机、球台、球拍、游泳短裤等。毛泽东一大不合健康标准的习惯是嗜烟,他的家居物品中即有不少是烟具。毛泽东家居物品中的一部分已显示出它们的巨大价值,如他的手稿、印章等。另外一些看似平常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来愈显示出多方面的价值。

  罗盘指向韶山

  毛泽东过世后一年,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开放。中共中央办公厅曾清理出毛泽东用过的部分家居物品在纪念堂展出,但为期不长。后来,出于保护的目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毛泽东的家居物品送往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0年12月,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内部开放,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便将所保管的毛泽东家居物品送还,一部分复原陈列在毛主席故居内,一部分保管在菊香书屋南房柜中。

  中央警卫局对毛泽东的家居物品进行了大清理。人们感到,这些具有深刻纪念意义和极高文物价值的家居物品若不作更为妥善的保存,将日渐毁坏甚至消亡。然而,中央警卫局既无文物保存专业人才,又无文物库房等保存设施、设备,根本无法有效地保存这批珍贵文物。

  中央警卫局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物品全部移交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但该馆库房有限,只能保存部分珍品。中央警卫局却希望能够有个全盘接收的地方,他们开始与韶山、延安、西柏坡联系。

  1990年10月,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刘斌珍、保管部主任李淑云一行二人专程赴北京(后来,馆长吴大为又赶到)。他们是毛泽东家居物品回归韶山故里的最早见证人。

  10月12日,两位韶山纪念馆的人打通了中南海的电话,提出想看看毛主席的家居物品。接电话的是湖南同乡、中央警卫局一大队六中队队长梅英明,他欣然答应。第二天中午,梅英明回话说:“贾振海要见你们。”

  13日下午3时,韶山来人被引入中央警卫局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中央警卫局办公室主任贾振海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负责人王孟江、刘忠勉、周福明及梅英明等早已等候在那里。贾振海直接谈到毛泽东家居物品善后处理事宜。

  韶山来人表示:“毛主席用过的物品回到家乡韶山是最好的归宿。毛主席年轻时以日本人月性的诗赠给他的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伟人的身躯没有回到家乡,带有伟人印迹的家居物品理应回家!况且,韶山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毛主席生平业绩的博物馆,为了更好地把展览办好,我们也正需要这批文物。至于保存条件,我们可以向有关部门呈递报告,相信很快能够得到改善!”贾振海说:“毛主席家居物品能否由韶山接收,还要由中办决定。”

  参观思故人

  随即,贾振海和毛泽东生前的工作人员周福明引领韶山来人前往丰泽园参观毛泽东的故居,也就是丰泽园的菊香书屋。菊香书屋四面各有一排房子,每一排都是五间。紫云轩是菊香书屋的主房。走入紫云轩大门,就见厅内放有一张方桌,四周是四把椅子,西边两侧墙根放着一个木制大衣架。这是毛泽东吃饭的地方。他常常坐背朝院子即靠近紫云轩大门的椅子。

  毛泽东的住房是未严格区分的两间,即卧室和办公室,中间并无隔墙。卧室里有一张大床、一套大沙发、一张写字台和几个书架。室内一应陈设,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接收的,只有温度表是新添的。

  毛泽东正式搬到这里之前,卫士从居仁堂抬来一张高级弹簧铜床,毛泽东拒绝使用,让人更换为硬板床,就是那张一边高一边低的大床。床架上安着两个电铃钮,电线接往机要室和卫士值班室。床边还有一张桌子,桌上摆有玻璃柱的台灯,上面是绿纱灯罩;灯旁是一个玻璃烟灰缸、一个白色骨制小烟嘴、一个笔筒。

  毛泽东的卧室西墙根还放有四把椅子,供临时来汇报、谈话的客人用。南侧有一个两开立柜和一个三角形衣架。床南侧中间放两个小沙发,孩子或客人来时坐。屋子东侧是两个3米高、2米宽的大书柜,放常看的书。南墙正中挂着有半尺多长的木质温度表。

  菊香书屋西房北侧两间是毛泽东的藏书室。南侧两间曾放过乒乓球台,又是临时来客休息室。东房中厅是毛泽东办公时间用餐处,北侧两间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南侧两间是会议室。

  毛泽东的办公室西窗下放有一张大写字台,宽大的桌面上铺着绿色绒布衬里的玻璃板。桌子一头放着待办文件和办公用纸,中间放笔、墨、砚、铜墨盒以及脱了漆的铁皮铅笔盒。铅笔盒里面插着长短不一的十多支铅笔,旁边有一块橡皮。办公桌另一头有笔筒、台灯、茶缸和烟灰缸及来往信件、审批过的文件。这个写字台极为普通,台面靠右手一端漆已脱落,着腕处则有一道深沟。毛泽东办公室靠北山墙摆着两个3米高、2米宽的书柜,放满常用的书籍。这些书柜是1952年用毛泽东的稿费制作的。在做书柜之前,书都放在靠北山墙根的几个大箱子内。室内中间有一根圆柱撑住房顶,柱旁摆着长方形茶几,上面有红、黑两部电话,红的是直通,黑的要手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毛泽东家居物品归去来兮(1)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B08毛泽东家居物品归去来兮(1) 2013-03-25 2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