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梦行走在路上
何小手
  何小手

  十八大后,网民津津乐道的领导人的亲民姿态,不封路、吃泡面等细节常受到网络解读,尽管它们只是时政新闻的细微注脚,但对于八卦气息和新闻敏感并重的网络而言,它们往往容易被放大,有的人延伸解读,将其视为重大改革的前奏。

  这样的解读尽管有些牵强,但从领导人的诸多表态看,这股新风的确成为了民间与高层的默契,信号意味极为浓厚。今年“两会”强化了这种信号,譬如期间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多位领导人履新即表示要“敬畏法律”,而“建设法治政府”也在李克强总理首次记者见面会上被提及,并表示“任期内不增加三公经费”。网友竞相传播会场内的这些细节,中国政治的正能量呈喷发之态。

  新任总理的首次记者见面会结束后,网上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李克强总理表现优异。与总理的风趣、亲切以及意犹未尽相对应的是媒体的老套与不思进取,鉴于记者的欠佳表现,很多人又认为这是一次让人失望的记者见面会。会后“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语不胫而走,不少人就此感慨媒体跟不上步伐。

  当然,如此种种都赶不上“中国梦”一词的热度。细心的网友应该还记得,新年伊始,多家媒体的新年社论即选择梦想作为主题。“梦想”一词,过去常见诸于娱乐节目的煽情桥段,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梦想是一种“奢侈品”,正因为这样,它在年轻人心目中的位置,它在当下的宝贵价值,就显得格外突出。它成了真诚的代表词,是有志者的关键词,是勇于担当之表现。所以,大凡追梦者的登场,即便前途尚难预料,但他们总能博得掌声,因为有梦想本身已经显得难能可贵,他们不仅另类,更值得期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这句话套用的是一个陈旧的句式,却契合了当下的中国现实。当网友们热衷于阐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这就意味着梦想自身的复杂,以及实现过程的种种困难。当然,抛开那些过于个人化的诉求外,不难发现,中国梦所寄托的是传统的家国情怀,蕴涵了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与期待,譬如法治,又如公平,以及正义。

  中国梦,梦之难,所谓筚路蓝缕,所谓前途未卜,一切希望都有赖于接下来的涓滴创造。习近平主席上任后首次出访,网友、媒体纷纷聚焦其夫人。“中国元素和得体气质”,有媒体如此评价这位领导人夫人。在网上,不乏网友搜索历史上的功勋夫人,譬如美国的罗斯福夫人,又如抗战时期的宋美龄,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都被拿来和彭丽媛相对比。对政治场域的关注尽管不乏娱乐视角,但如今的舆论热情,显然不是基于此,而是那几乎众人皆知但却略有些茫然并且已经上路的中国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惠农措施为何不敌死猪贩子?
王石工资高不高?
刀鱼跌价后还须监督钉钉子
安全带,为谁系?
勿灵了
中国梦行走在路上
新民晚报评论A04中国梦行走在路上 2013-03-25 2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