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当姚明的“队友”
阎小娴
  阎小娴

  说到姚明,人们惊叹的,往往是姚明之高。但姚明之高,绝非仅在身高。

  退役后,姚明成了上海男篮投资人,且以熟悉的篮球为切入点,试图带动中国三大球及中国职业联赛的推进。前不久两会上,姚明呼吁中国教育急需融入体育内容。那是因为效力NBA时,他对校园体育有了感悟。有了视野之广,探索之深,才有了思想之高。姚明试图追求体育的“更高层次”,“搞体育,表层是为强身健体,更深层次,则是一种精神追求……” 

  球不打了,人却更忙了,现在的姚明热心于公益。昨天,他出席本报“兰之夜”,不仅见证了上海慈善基金会书画善会之成立,也成为了本报《运动汇》周刊的特邀顾问。姚明认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理应发挥更大社会作用。行善,姚明一直保持着曝光率,不过,出席活动,他又很低调,一如昨晚执意不肯坐上第一排嘉宾座,“我个大,会挡后排人视线……”

  虽没得过冠军,姚明的国际影响力,少人能比。体育的功能,并非只有竞技,而更多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播。在休斯敦,又有多少人,因为姚明,重新认识了中国?其对篮球的探索,对体育内涵的理解,对体坛名人的社会作用,甚至其本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文化素养、自身修为等,都堪称中国体育明星之典范。我想,那才是真正的姚明之“高”。

  姚明念旧,退役后,重返“梦开始的地方”。接手上海男篮,没给他带来财富的增长,他却依旧倾情投入,对CBA之路倾力探索。这理应成为上海体育的一块“试验田”、中国职业联赛的一张“晴雨表”。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姚明再“高”,欲成大事,仍需更多帮衬扶持。上海体育已亮出姚明这块“金字招牌”,欲以他为推动力,打造都市体育文化的拳头产品。目标明确了,不过想要真正经营好品牌,仍需更多人来为姚明“传球”。姚明虽已不打球,但赛场之外,仍需要更多的“队友”,来给他“传球”,甚至“喂球”,让他来个“大灌篮”!别忘了,现在姚明的主场,不在休斯敦,而是在上海,就在你我的身边!

  (相关报道见A18版·体育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人物·健康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8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9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20版:市场之窗
如何才能不相信涨价谣言?
谁来当姚明的“队友”
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
掩耳盗铃新篇
收费午休
傅斯年是“三等人才”的价值观
新民晚报评论A04谁来当姚明的“队友” 2013-03-29 2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