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浦镇居民胥珍华四年如一日帮残疾邻居买菜——
天天一袋菜 深深一份情
华文 顾武 江跃中
  近日一个上午,卧病在床的闸北区彭浦镇广中西路居民宋文兰正在为当天没买菜发愁。突然,熟悉的钥匙开门声传来,邻居胥珍华拎着满满一兜荤素小菜来到她的床头,将每样菜的价格、分量以及身边还剩多少余款一一报清。看到胥阿姨忙得头发凌乱、双颊通红,宋文兰忍不住流下眼泪。

  夫妻双残 她伸援手

  宋文兰来自江苏盐城,丈夫孙扣马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足内翻,行走极为困难。她生育以后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和双眼视力严重障碍。两年前,宋文兰在去医院配药时又不慎摔倒,造成胯骨骨折,经手术后打入3根钢钉,从此即使拄着双拐也行走艰难,年仅46岁的她不得不病退在家。

  对于这个夫妻双双残疾的不幸家庭,邻居胥珍华十分同情。四年前,已退休的她就经常开着电瓶车,带宋文兰去菜场、超市购物,去肢残协会办事,去银行存取款……宋文兰骨折以后,胥珍华把她家买菜的任务也包揽下来。

  每天买菜 精打细算

  谈起这些年的买菜经历,胥珍华有许多“诀窍”。她说,宋文兰病退工资只有1400元,丈夫每月收入也只有2000元。他们要供17岁的儿子读中专,自己还要看病,所以,替他们买菜就要处处精打细算。

  一进菜场,胥珍华对摆在门口的十几家摊位熟视无睹,径自走到里边的一家菜摊,挑一把嫩芹上秤。她说,同是菜摊,摆在门口的菜价肯定要贵一些。接着她又买了些青菜,关照摊主去掉菜皮已发黄的。胥珍华还买了一块盐卤豆腐、一盒新鲜猪肝。她说,宋文兰三口之家每天吃不了多少菜,但她坚持每天都买一次,为的是让他们每天都能换换口味,吃到新鲜菜。 

  回到宋文兰住处,胥珍华走到床头,一样样拿给宋文兰看。“这些菜共花去21元,现在我身边还剩余21元。”胥珍华说:“每次买菜,她总先给我100元,我也报清每次用去多少,剩下多少。用光以后,她会再给我100元。亲姐妹,明算账嘛!”

  “只要宋文兰需要,我会一直帮她买下去。”胥珍华说。

  通讯员 华文 顾武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法治视窗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特稿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市场之窗
   第B2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4版:资讯/市场之窗
3年内上海残疾人可定制辅具
“独臂片长”的“民情日记”
借力文化促进就业丰富生活
同济大学首个康复治疗本科专业明年起招生
天天一袋菜 深深一份情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32天天一袋菜 深深一份情 2013-04-09 2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