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学四五年级、初中预备班及初二学生中共有近1400名少儿参与了调查。
休闲时爱玩游戏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足,每天能坚持阅读1小时及以上的学生只有35%左右。在“课余在做些什么事”选项中,学生表示,他们在课余时间主要花在了“完成学校作业或课外作业”、“上补习课”、“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等。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鲁旻说,通过访谈,课题组发现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学生没有大片闲暇时间的原因,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使得不少学生更热衷于把闲暇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或是聊天上。
图书馆正在“失宠”
虽然被调研的学生所在的学校都建有图书馆,而且学校图书馆在学生中的知晓程度并不低,76%的学生知道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九成以上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能够满足自身学习活动,并对图书馆空间大小和环境布置较满意。但在数字媒体以及其他休闲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图书馆的使用率并不高。一周去一次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只占半数,21.2%的学生一个月才去一次图书馆,更有19.3%的学生一学期才去两三次,甚至有7.7%的学生从来不去,而且,只有午休时间是学生最喜欢泡在图书馆的时段。
图书馆文学类书籍位列最受学生欢迎的书单榜首,其次为科普类和动漫类。
半数喜欢电子阅读
和日渐冷清的图书馆成对比的是火热的数字化阅读。调查显示,42.4%的学生会经常上网阅读,55.7%的学生使用新媒体终端产品进行阅读。但鲁旻说,调查过程中,他们也发现学生广泛喜爱的数字化阅读也呈现出某些弊端,多媒体终端通常有便捷的上网和娱乐功能,因此会引诱学生放弃阅读投入在线游戏。
据市少儿研究中心历年跟踪研究发现,当代上海少年儿童阅读呈现数字化、便捷化、交互化的新阅读特点。调查中,学生也提出了不少个性化的需求,比如,经常更新书刊、延长开放时间、现代化借阅方式、数字化书刊阅览等。鲁旻说,图书馆要留住学生,就要顺应数字化阅读的潮流,添置适合中小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设备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