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瞄准白血病的“软肋”
陈勤奋
  ◆陈勤奋

  日前,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先生因白血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去世。而在昨天刚刚结束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白血病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白血病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白血病能够治疗甚至治愈吗?

  长久以来,白血病一直是众人心目中“谈之色变”的绝症。诚然,因发热、感染、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或者血常规异常而来就诊的病人,一旦在门诊或急诊被初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那么在他前面登记住院的病人再多,他也是被优先安排住院的,因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生存期通常仅有数个月。但是,白血病再凶狠,也有其“软肋”,而这个“软肋”,就是治疗的标靶,就是通往治愈之路的大门。人类一旦掌握了“软肋”,白血病的治疗目标就不仅仅是控制病情,而是治愈!那么,白血病的“软肋”究竟在哪里呢?

  白血病亚型众多

  必须知道,白血病亚型众多。为什么要分亚型?这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家和科学家长期研究的重要成果,亚型不同,“软肋”也不同。通常,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又按照细胞类型的不同,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也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别有多种类型。随着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的进展,临床上对白血病的分型已由单纯依赖形态学(M)转向更精细准确的MICM分型,也就是结合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诊断分型,这样,治疗起来就更精准,研发新的治疗药物也更有针对性。

  怎么进行MICM分型

  MICM分型首先就是最基础的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血常规、外周血片分类、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明确诊断是否为白血病,是急性还是慢性,是淋还是髓。在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用在白血病诊断之前,血液科的医生们就是依靠形态学检查进行白血病分类的。

  但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是分化异常的细胞,形态常常会发生变异,你眼睛看到的某种细胞其实只是假象,说不定是另一种细胞,所以往往造成误诊,影响治疗效果。有了免疫学检查后,我们就能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相关抗原来确定其究竟是来源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还是粒细胞、单核细胞?抑或是红系细胞、巨核细胞?甚至是混合细胞、双表型细胞?免疫学检查通常用骨髓液或外周血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来完成。

  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查让我们更有机会接近“软肋”。细胞遗传学检查就是了解有没有染色体异常,分子生物学检查则是了解有没有基因突变。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了慢性髓系白血病存在9、22号染色体易位(也称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知道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存在15、17号染色体易位和PML-RARa融合基因,知道了有一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存在8、21号染色体易位和AML1-ETO融合基因等等。可千万别小看了对这些染色体和基因的了解,恰恰是这些基因的突变,才导致了染色体的异常,最终导致了各种各样白血病的发生。也正因为发现了这些异常,才让血液科大夫对白血病的亚型做出准确诊断和预后判断,让科学家针对这些异常不断研发出靶向治疗药物。也就是说,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正是白血病的“软肋”。做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需要抽取病人的骨髓液和外周血液通过精细的实验仪器来完成。

  靶向药物精准治疗

  由于靶向治疗药物仅针对白血病细胞,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少,因此颇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也激励着科学家不断发现“标靶”,不断研发新的靶向药物。目前,针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我们已经有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和博舒替尼;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15、17号染色体易位和PML-RARa融合基因,我们有了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上的B细胞免疫标记,我们有了利妥昔单抗……随着靶向药物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准,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病人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治愈白血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教授;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华山医院,每周三下午华山北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3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4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2版:体坛逸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第C01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特刊
   第C02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3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4版:2013 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5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8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9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0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1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2版:广告
   第C13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4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5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6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本期导读
瞄准白血病的“软肋”
“试管婴儿”让你摆脱“被丁克”尴尬
淋巴瘤治疗宣讲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瞄准白血病的“软肋” 2013-04-22 2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