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假之辨
郁晶陶
  郁晶陶

  这两天,一直被四川芦山地震的报道和信息所围绕,十条微博中九条与地震有关。似乎每个人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想找到一种方法,来做些什么。

  最简单的,莫过于转发一条求助微博。比如:“帮忙转发一下,一位叫×××的女孩,21岁,请速回雅安××县医院,妈妈伤得很严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爸爸号码……”末尾不忘“好人有好报”,再@上几位大V,增强扩散力。

  然而,微博中的“爸爸电话”,却可能是一个欺诈性质的吸费电话,女孩不存在,××县不在雅安,电话号码也是外省的。同一个号码,竟可能出现在多条不同的寻人信息中。

  地震发生后,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浩荡而琐碎,一开始真假难辨。很多人想略尽绵力,不料却成了骗子的“帮凶”。大多数人得知真相后会立刻删除微博,却难免感到困惑与疲累。不转发无法确定真假的微博,自然是杜绝假消息的最彻底的办法,可又担心一时的犹豫,会误伤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一些网友在转发信息时,呼吁大家互相提醒,一旦发现有假立刻删除,还总结出一二三条经验,提高甄别真假的能力。而寻人信息搜索平台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把网友们从纠结中解救了出来,这些平台具有更强的信息整合力,能更有效地连接起信息的发布者和搜寻者。因此,在提供具体的帮助之前,先搭建一条通道,把碎片化的信息、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是一项更重要、也更需要专业能力投入的工作。

  地震后的真假之辨,还不止于此。关于地震的虚假知识也沉渣泛起,比如早被鉴定为“不科学”的“磁铁预报地震说”再次出现。地震等负面事件发生,人们总是急切渴求相关知识,而类似的谣言被粉碎之前,难免被部分人错误吸收,科学知识的普及不能总是落于谣言之后。

  还有一种真假之辨,更难。穿着婚纱进行电视报道的主持人,是“最美新娘”,还是“拗造型”作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论是有意或无意,报道者的“存在感”强烈,该怎样看待?新闻背后的报道过程,如何呈现才称得上“适度”?这些都值得思考。

  从这场地震之中,我们能得到的,或许比能给予的,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3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4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2版:体坛逸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第C01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特刊
   第C02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3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4版:2013 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5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8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09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0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1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2版:广告
   第C13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4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5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C16版:2013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救灾,秩序比热情更重要
黄金与比特币
真假之辨
与子同袍
取消小学期中考不能仅出文件
动辄制度归因的批评已经过时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真假之辨 2013-04-22 2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