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记者跟随一位茅姓崇明“的哥”来到位于宝山区共富新村附近的蕴川路联谊路交叉路口,看到已有两位穿着出租车公司识别服的驾驶员在路边等候。“这几个都是我的同行,虽然不是一家公司的,但大家每天坐一辆车回家,时间长了都很熟悉。”据茅师傅介绍,等会来的面包车,虽然比较陈旧,但车主会将我们从顾村、共康、共富,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接过来,到了崇明送到各自家附近,电话联系,点到点服务,真的比较方便。车票在20元至30元之间,也还算便宜,一般车厢内总是坐得满满的,有时甚至还超载。
“那你们不怕有危险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茅师傅苦笑着说,自己是开正规出租车的,平时也十分痛恨“黑车”抢生意扰乱市场,但实在没办法,市区房租不断上涨,租房压力较大,每天回崇明住可省下一笔不小的日常开销。再说,现在尽管长江隧桥开通了,但深更半夜的哪有正规公交线路,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坐“黑车”了。正说话间,一辆悬挂皖牌的依维柯面包车驶来,茅师傅一边对记者说着“你替我们呼吁呼吁”,一边与两位同行踏上了车。依维柯驶离时,车尾散发出的浓浓废气呛得记者赶紧捂住口鼻。
“的哥”为生计无奈每天乘坐“黑车”回家,相关管理部门对“市通郊”非法客运行为的整治也显得力不从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崇明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朱建超表示,经过前期调研发现,目前在崇明从事“市通郊”非法客运的车辆分散于崇明的16个乡镇,这些车况较差的“黑车”不仅飞驰在乡村小道,超载现象也十分普遍,驾驶员的基本技能素质较差,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记者在采访中,一些崇明“的哥”纷纷建议,能否开通一条通宵“定点班线”,便利大家往返崇明和市区;或是出租车公司为员工设置定点接送班车,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崇明“的哥”每天跨江谋生,为市民出行付出了辛劳,他们的生活也该有人关心。
本报记者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