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捐款通道的急速开通、网上找人搜索服务的快速推出,微博、微信等各种网信渠道的实时现场播报,都让中国的互联网,在大灾之后显出“暖色系”。
1爱心实时献出你力量
“节前逛逛淘宝,心里还想着芦山,边下边用支付宝捐了200元!”昨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上海姑娘陆纯在给自己海淘的同时,也通过网络捐款为灾区献出了一份自己的心意。
大灾面前聚大爱。仅在地震发生2天内,就有超过45万网民通过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向雅安捐款超过2100万元,其中上海网民3.5万个、善款超过229万元。腾讯公益网络捐赠平台则开通“有你救有力量”专项,4天内为芦山灾区总共募捐了超过1375万元,近30万网友参与了捐款。还有通过凡客诚品、大众点评、京东商城、易迅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善款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爱德基金会、芒果V基金等多家公益机构直送灾区。“和传统捐款相比,每个网上捐款平台都会实时发布捐款人数和金额,让捐款变得更加快速、更便捷、更透明”,业内人士对此叫好。
2寻人迅速知道他情况
“找弟弟,他叫李德响,27岁在宝兴镇夹金山博物馆附近工作……”“我的表哥在芦山务工,冯斌,四川通江县民胜镇人。没有电话,50岁只有半个左耳朵……”———转了再转,学信管的的大四学生周速这两天除了去陆家嘴实习,大部分时间就在关注和转发各种地震寻人信息。如今,年轻人的不仅积极捐赠,还身体力行通过腾讯、一淘、百度等多个平台帮助寻亲和传递正能量。
“他们正在被寻找”“他们已经被找到,请亲朋好友放心”———截至昨天中午,在百度寻人平台上已经有68337条寻人信息,其中2634条报了平安;腾讯则通过微博寻人平台、“芦山地震救助”微信公众平台、手机QQ“芦山地震寻亲”公众平台、QQ空间“寻人墙”平台等收集有效寻人信息22000余条,已确认548人找到亲人朋友。抓紧“黄金72小时”,腾讯、百度、新浪、搜狗、搜狐、猎豹、一淘网、天涯社区、成都全搜索、剪客APP数据、点心桌面等几十个网络平台互相联通,形成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寻人数据整合平台。
3播报温暖聚合正能量
“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4月20日8点8分,网友“meaningless-批话多”发出微博,这是来自此次震区最早的消息。“5年前汶川地震时,我整天守着电视看直播只能干着急;这次芦山地震,我整天拿着手机刷微博、微信,能看灾区最新情况!”从事金融行业的张成说,直播让信息更快,也让辟谣更快。
目前,微博、微信等成了传递前线灾情和为灾区人民祈福的主要“阵地”。媒体评论说:在这次大灾面前,中国的互联网终于走出了“沽名钓誉”的老路,以往各式各样的谣言少了,打着捐款捐物旗号给自己做广告博眼球的企业少了,那些让人心寒的“阴谋论”的段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网友们温暖的祈福和对遇难同胞真诚的缅怀,以及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