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的杨音毕业于徐汇沪剧团学馆。上世纪80年代,不少区级沪剧团面临困境,相继解散。徐汇沪剧团解散后,与杨音同学的张小玲、许海俐等转入滑稽界,而杨音则辗转在还勉力支撑着的其他几个区级沪剧团,先后在长宁、宝山、川沙等沪剧团当过演员,他的成名作《深秋的泪痕》就是在宝山沪剧团排演的。之后杨音还出过国、经过商,却以失败告终。3年前,民营文慧沪剧团成立,开台大戏要复排《幽兰夫人》,团长王慧莉相中了杨音这个王派小生,请他在剧中扮演男主角纪兰荪,杨音与文慧沪剧团的合作也就由此开始。
建团后3年间,文慧沪剧团创排、复排了7台大戏,作为艺术总监的杨音在剧中都担任了或大或小的角色。除了在《幽兰夫人》《黎明前的歌声》等剧中担任男主角之外,还在《叛逆的女性》《断线风筝》等剧中甘当绿叶,而此次他正是凭借在《断线风筝》中扮演的男配角谢格拉德获得了“白玉兰奖”。在民营戏曲团体中,文慧沪剧团这两年可谓“异军突起”,无论排戏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圈内外的肯定。大量地排戏、演出让杨音如鱼得水。杨音坦言在文慧沪剧团这个平台上自己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也正是通过这一连串的戏自己开始进入艺术的成熟期。
说到获奖后的打算,杨音说作为沪剧王派创始人王盘声的弟子,自己有意要整理老师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并研究老师在不同时期的表演、演唱特点。他说,现在很多人学王派都是学老师老年时的声音而不是学他声音最漂亮时的演唱,这其实是一件相当遗憾的事。杨音表示,接下来自己会把精力放在整理“不同时代的王派”,从唱腔、表演等各个方面来总结划分,希望能留下一些有用的资料,同时也希望能复排一些王盘声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在文慧沪剧团这个平台上做一番事业。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