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鹰夫妻神秘的驯鹰传奇
王 成
关佰鸿一家都爱鹰
张丽娜和儿子关岩参加鹰把式的聚会
  ◆ 王 成

  吉林省雾凇岛西岸有一座古老的村落叫“鹰屯”,神秘而又神奇。这里的鹰凶猛而迅捷,这里的村民英勇强悍,他们继承了从祖先那里流传下来的驯鹰民俗技艺,因驯鹰而闻名,该村就是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渔楼村。在渔楼村北头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就住着一对远近闻名的“猎鹰夫妻”,男的叫关佰鸿,女的叫张丽娜,这对夫妻的共同爱好就是驯鹰。

  因受伤小鹰结缘

  从美丽的吉林市驱车北行30多公里,就来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那是位于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一个仅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落,这里的居民全都是满族人,这里仍保留着满族人沿袭了几百年的“养鹰”习俗。顺治年间,鱼楼村里曾经生活着十八位清廷御用的鹰把式,从那时起,渔楼村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鹰屯。在满族人心中,鹰是神鸟,是“百鸟之尊”。今天生活在“鹰屯”的人们,维持生计早已不再靠鹰狩猎,但他们仍痴迷于围鹰、熬鹰、放鹰。每年临近冬天,男人们就上山拉开大网“围鹰”;他们会把围到的鹰欢喜地带回家,不分白天黑夜地熬鹰,待它驯服后,就带上山围猎。冬去春来,鹰把式们却又会把和他们朝夕相处一冬的鹰放归大自然,让它们飞回故乡繁衍生息。

  受父亲的影响,关佰鸿从小就喜欢玩鹰。15岁那年已经可以独立捕鹰、驯鹰和放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境贫寒的关佰鸿知道应该为这个家做点啥了,于是跟着村里的年轻人来到吉林市找了一个摆船的活,一干就是5年。

  夏天在工地摆船,冬天回家驯鹰。关佰鸿32岁那年的夏天,工地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鹰仔,工友们都在围着小鹰仔议论,有的说放生算了,有的说杀了吃肉。关佰鸿老远就听见小鹰仔凄惨的叫声,他迅速挤进人群里,将受伤的小鹰仔抱到了工地的厨房。此时19岁的张丽娜正在做饭,看见一个陌生男子怀里抱着一只鹰,闯进来张口就要肉,张丽娜连忙说:“要肉那边有,自己拿吧。”看着关佰鸿将肉一点一点切碎,喂到了小鹰的嘴里。张丽娜上前说道:“大哥,这肉是给人吃的,可别让工头看见了,好不容易找份工作,我可不想这么快就丢了饭碗。”关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大妹子,这只鹰是饿坏了,要不这点肉我买好吗?你要是真因为这事丢了饭碗,我养着你。”

  听完这话张丽娜的脸一下就红了:“我可不用你养,要是没肉了,你可以过来拿,炒菜的时候我给你多少留点就够它吃了。”就这样,关佰鸿每天都来厨房拿肉喂鹰,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小鹰渐渐地能飞了。这件事感动了善良的张丽娜,她认为这个人,连一只受伤的小鹰都倍加呵护,一定是个值得信赖靠得住的人。就因为这,她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关佰鸿。

  转眼十年过去了,说起自己的父母、老婆和孩子,关佰鸿的眼圈有点红。“记得那时候我媳妇要生孩子,家里穷,没钱给她买补品,我想带着鹰上山弄点野味回来,好给她补补,没想到鹰一撒出去当天没有回来,我翻山越岭地寻找,就好像爹妈把自己的孩子弄丢了一样,眼泪都下来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在一户农家院里找到。回到家的时候儿子已经出生了。直到现在我心里一直很愧疚,老婆生孩子我没在旁边守着,老爸为了找我摔断了腿,可是家里人从来没因为这事难为过我。只要是为了鹰,什么样的困难家里人都能克服,就像我老爸说的,老祖宗留下的这点东西,不能在我们这辈人的手里丢了。”

  爱鹰如同爱孩子

  关佰鸿说:“苍鹰易得,海东青难求。”

  海东青属鹰科,学名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海东青的眼睛是纯黑色的,苍鹰的眼睛是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海东青的爪子是银白色的,而苍鹰的爪子则是黄色的;不同于苍鹰的亲和,海东青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警觉,不允许别人侵犯,它的这种个性,对于鹰把式们来说,训练也是需要花费更多心思的。

  刚捕回来的鹰,野性很大,而且宁可饿死,也绝不吃人类给的食物。通常鹰在饥饿的状态下度过一周至十天之后,才开始进食,只有当鹰开始吃东西的时候,训练才能说是真正地开始,而这些都需要付出异乎寻常的努力和耐心。鹰屯的鹰把式们给这个艰苦的过程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熬鹰。

  这熬鹰也是驯鹰,因为野生动物在天空中,它和人类根本没有什么感情,想要把它驯服,你必须一步一步熬它,它越不让你摸,你就越得摸它,让它依赖人,跟人建立感情,以后,它就会听你摆布。这就叫熬鹰。熬它,就是让它少睡觉,在凌晨两三点钟最好,因为在那个时间,它的野性正要发作,就要在那个时候磨它,熬它,把它的野性一点一点磨掉。熬鹰的时候,我不睡,我也不让你睡;它的脾气倔,我的脾气比你还倔,非得把它驯服。

  名为“熬鹰”,但事实上,熬鹰的鹰把式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会倍受煎熬。鹰,是一种高傲的生物,若想让它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鹰把式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为了磨掉生鹰的野性,鹰把式要陪伴着新捕获的鹰,连续度过七八个昼夜,在这段时间内,鹰把式需要让鹰始终站立在自己的手臂上,与鹰四目相对,让它接受人的抚摸,并且不能给鹰喂食,渐渐地,鹰会逐渐适应站在人的手臂上。夜深人静,当宁静的村庄里陆续亮起一盏一盏昏黄的灯光时,鹰与人的故事,正在用一种特有的、无声的方式,悄悄地讲述。

  鹰在饥饿的状态下度过一周至十天之后,鹰把式就要给鹰开食,即用一只活麻雀引逗它来抓。当鹰初步学会听从人的指令后,训鹰的场所就要转移到室外。跑绳训练,是训鹰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鹰把式将一块鲜肉放在手臂上,在远处呼唤猎鹰,猎鹰听到鹰把式的指令,就会沿着连接鹰爪的长绳,从远处飞来啄食。熟悉了跑绳训练的鹰,基本就可以学会听从鹰把式的召唤,到了真正在山林里放鹰的时候,即使追逐猎物飞到远处,也能在听到召唤后,飞回主人身边。

  放鹰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鸟瞰。还有四五个人拉成“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吼声,插嘴的棍棒不停地敲打树丛。“一只普通猎鹰要想成为捕猎的高手,就需要经过道道难关,而猎鹰训练者付出的艰辛更是难以想象。”关佰鸿两口子的双手到处是伤疤,都是被鹰抓伤的,新伤旧伤加一起能有20几处,奇怪的是被鹰抓伤的地方只是破点皮出点血,从来不感染,也不用打针上药。

  一生与鹰和谐共生

  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在渔楼村薪火相传已有400余年。目前全村的鹰把式有58人,其中大多都是壮汉,张丽娜和儿子关岩是唯一的巾帼和儿童。张丽娜结婚后,除了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还向关佰鸿学熬鹰、喂鹰、放鹰。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她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鹰把式。

  关佰鸿夫妇家里两个孩子,大女儿关磊,小儿子关岩,但是家里有个规矩,关佰鸿不允许女儿接触鹰,只能好好学习,儿子可以,没办法,看着弟弟在一旁玩鹰,姐姐关磊只能在一旁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关岩今年9岁,目前是渔楼村最小的鹰把式。关岩6岁起就和父亲学习熬鹰。早晨4点多,他就得起来,把玩小鹰,一直到晚上12点才能睡下。连续7天,小关岩和所有的鹰把式一样,与鹰培养感情,并尝试着做鹰的主人。

  在家里,关佰鸿平时除了驯鹰之外,还喜欢做饭,而且味道还不错,每回都是关佰鸿掌勺,媳妇张丽娜架火,两口子配合相当熟练。家里养的猫和狗都成为了鹰的好朋友,有些时候,鹰的食物跟不上,猫和狗就出去给它抓耗子吃,时间长了,关佰鸿一家对它俩也有了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关佰鸿的的儿子特别喜欢猫。走到哪里抱到哪里从不放手。作为满族猎鹰文化的继承人,他们的愿望很简单,盖一座大房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将来让儿子继承他们的事业,将捕鹰、驯鹰、放鹰的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在多年的训鹰过程中,关佰鸿说,一个好的猎鹰人还要学会如何保护鹰。

  在北方的原野上,动物在和鹰的搏斗中有时会使出绝招来保护自己,这也是它们的本能。民间早有兔子蹬鹰的说法,是指兔子在逃命时有时会把鹰引往柳条通或刚刚割完庄稼的地里。当鹰俯冲下去捕它时,它往往会往庄稼茬子底下一缩,而这时只顾俯冲的鹰收不住力气,胸脯会一下子被尖利的庄稼茬子划开而惨死。还有,兔子往往把鹰引入到柳条通里使用另一种治鹰绝招:兔子在奔跑时会突然拉倒一根柳条子,当鹰追到时它又猛然一松,那柳条会带着巨大的力量朝疾速而来的鹰抽去。顷刻间,鹰会被柳条抽得眼瞎毛落,转眼死去。在北方的田间或野外,野鸡一见鹰追来,它往往逃进车辙的中间。而鹰只顾下冲,会一头撞死在大道的冻土上。所有这些情况,都要由猎人设法对鹰作保护。比如猎人不能领鹰到庄稼收割后的地里、柳条通一带狩猎;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立刻放出猎狗,让猎狗去干扰动物的注意力,以便鹰捕猎。

  因为驯鹰牵扯了他大部分精力,家里的农活儿主要靠张丽娜支撑。“没嫁给他时,我就知道他稀罕鹰,开始虽然有些不理解,但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丈夫对鹰的感情让张丽娜很感动,虽然家里除了鹰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日子过得却也开心。

  春季,万物复苏的气息已经不知不觉地弥漫在整个村庄。对于关佰鸿他们这些鹰把式来说,春天的到来,还意味着离别。满族的鹰把式从古时起,就保持着“春夏不留鹰”的传统。每年春天,鹰把式们都要赶在松花江冰面开裂之前,把驯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猎鹰,架到江边,放归自然,让它去求偶筑巢,繁衍后代。出了村口,就是通往江边的路,这条往日熟悉的路,在此刻,就成了猎鹰与主人共同走过的最后一段旅程。猎鹰振翅飞向天空,或许它自己同样知道,明年的冬天,它还将飞回这里。那时,新的传奇,又将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年报解读
   第B06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年报解读
   第B08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年报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爱鹰夫妻神秘的驯鹰传奇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17爱鹰夫妻神秘的驯鹰传奇 2013-05-03 2 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