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该如何选时。选时的方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趋势性的,当趋势明确后进行交易,这个称之为“右侧选时”;第二种为反向性的,即在趋势即将到头的时候,发出反向的预判,我们称之为“左侧选时”。
选时有没有效果呢?以右侧选时为例,量化投资模型表明,如果坚持如(图1)所示的右侧选时系统,只在深色的区域选择投资,而在浅色的区域选择回避,以中小板ETF为投资标的,从A股历史最高点的6124点投资至今年3月底,在指数跌幅超过60%的情况下,择时操作中小板ETF的盈利是204%,每年平均7次左右的操作也更为稳健轻松。
有些投资人还有个误区,认为依靠选股,就可以对抗熊市的下跌。比如有人认为在市场下跌时可以选择防御型的股票。这些防御型的股票真的能为我们规避风险吗?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特地挑选了投资者最熟悉的与医药相关的四个防御型板块: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医药零售。这四个板块中的股票在市场下跌时,大都会受到投资人的追捧,因为大家认为这些股票更抗跌。
笔者根据上述择时体系,假设在下跌区域(即浅色区域)投资所谓“防守型行业”,从2007年10月16日开始至今共41次下跌操作,各行业的表现如(图2)所示:
定量检验显示,如果投资人投入100万专做防御型股票。化学制药组合的最终表现亏损97.11万;生物制药组合的最终表现亏损96.03万;中药组合的最终表现亏损96.47万;医药零售的最终表现亏损96.96万。同期操作上证指数则下跌96.96%。这四个防御型行业的表现基本和市场一样,因此,传说中的防御功能并不存在。
所以,市场不好的时候,不要期待有什么防御型的股票能帮助我们逃过劫难,该休息时还是要休息,并没有必要日夜在股市中浴血奋战。逆势操作的结果太可怕了,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市场的后果很严重。
上述是右侧择时的基本检验,如果是左侧择时,根据定量分析,每年的操作次数会减少,但成功率会更加高一些,关于择时和选股的具体方法,笔者将于本周六下午1:30在曹杨路500号12楼进行专题研讨,欢迎有兴趣的投资者参加。 毛羽 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