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夫的《美食家》里,主人公朱自治是苏州城的鼎级吃货,在外就算吃一碗蹄膀面,也要有自己的讲究,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免青、重油、清淡点、重面轻交、重交轻面、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挟过来。为了这些讲究,朱自治从来不在家里烧菜,他自己也是只会吃、不会亲自烧的角色。而这情况终于到了他有了老婆孔碧霞那时开始改变了。孔碧霞不光烧小菜,甚至可以烧大菜在家里招待宾客。
后来,朱自治和孔碧霞请人到家,每一餐吃饭吃菜甚是郑重,要配什么茶,要喝什么酒,更是讲究的不得了。但苏帮的菜式,温婉的天气,总归是以黄酒为主的。也许在他们看来,这糯米酿做的黄酒,柔和平缓,又滋味丰厚,才是搭配朋友间话题与气氛的最好作料。
我们自己在家如果招待朋友,哪怕就是几道家常小炒,配上些时令的毛豆、白虾、凉拌青瓜,买几味现成的糟货卤味,开几瓶金色年华,边吃边聊,边聊边喝,边喝边醉意滋生,酒到酣时,心头温热,菜不够了,朋友自己也可动手,随意添个番茄炒蛋、青椒炒肉,大家吐槽揶揄,不会有一点羁绊。就算喝高了,那倒不如干脆彻夜拥谈,又没有打烊、转场、续摊的困扰。因为这些无需见外、无需客套的友情,正是最难得的金色时光,最宜人的金色年华。
(金色年华酒精度:13.5%vol)
友情提示:友情如好酒,最美是举杯共同畅想金色年华,贵在恰到好处,有情有度,可不必太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