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3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微教育
沈月明
  沈月明

  我坚信当下的年轻一代会比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更加可爱,更有出息。这其中一部分得益于他们沉浸其中的社交媒体,总体上传递着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时下主流的社交媒体微信为例,各种各样的励志或人生启迪文章(我将之归纳为人生美文)是网友们共享的主要内容之一,仅次于晒吃的和“到此一游”照。今天非常热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李嘉诚的待人之道,文章最后的结语是:不排除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能获得成功,但获得尊敬又是另外一回事。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另一篇文章讲的是瑞典沃尔沃总部停车场的故事。这个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但来得早的员工总是停在远离办公楼的位置。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这样晚来的同事可以停较近的车位,不至于上班迟到。这个故事讲的是关心和给予的道理。

  每天都可以分享到很多这样的故事,然后每天受一次有意义的“微教育”。看得多了,基本可以概括出微信人生美文要传递的几种品质:要谦虚、要知足、要分享、要快乐、要感恩、要博爱。虽然很少有关于勇敢、牺牲、奉献这样崇高的命题,但其中蕴含的正面价值非常值得肯定。

  微信上的美文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泛滥成灾的“段子文化”。所谓的“段子”基本上是情色打油诗和社会“厚黑学”的顺口溜,低俗、丑陋是这些段子的总体面貌,有的甚至不堪入目。让人欣慰的是,多年后,黄段子文化在饭桌上越来越少了。

  关于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文章,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各种充满智慧的幽默。带点讽刺,带点自嘲,带点豁达。幽默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中国人一度几乎失去了这样的能力。直到今天,幽默因社交媒体而蓬勃兴起。对这个社会来说,热衷于制造或传播幽默的人,捧着手机咧嘴而笑的人,往往是无害或有益于社会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角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角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家装专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28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29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30版:调味金指/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酒旗茶垆
   第B32版:专版
航班如何防范“诈弹”袭扰
微教育
“蓝胖子”的丰收
应曝光300家问题餐饮企业
人咬人
海外博物馆的“吸客”之道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微教育 2013-05-17 2 2013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