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当下的年轻一代会比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更加可爱,更有出息。这其中一部分得益于他们沉浸其中的社交媒体,总体上传递着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时下主流的社交媒体微信为例,各种各样的励志或人生启迪文章(我将之归纳为人生美文)是网友们共享的主要内容之一,仅次于晒吃的和“到此一游”照。今天非常热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李嘉诚的待人之道,文章最后的结语是:不排除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能获得成功,但获得尊敬又是另外一回事。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另一篇文章讲的是瑞典沃尔沃总部停车场的故事。这个总部有两千多个停车位,但来得早的员工总是停在远离办公楼的位置。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这样晚来的同事可以停较近的车位,不至于上班迟到。这个故事讲的是关心和给予的道理。
每天都可以分享到很多这样的故事,然后每天受一次有意义的“微教育”。看得多了,基本可以概括出微信人生美文要传递的几种品质:要谦虚、要知足、要分享、要快乐、要感恩、要博爱。虽然很少有关于勇敢、牺牲、奉献这样崇高的命题,但其中蕴含的正面价值非常值得肯定。
微信上的美文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泛滥成灾的“段子文化”。所谓的“段子”基本上是情色打油诗和社会“厚黑学”的顺口溜,低俗、丑陋是这些段子的总体面貌,有的甚至不堪入目。让人欣慰的是,多年后,黄段子文化在饭桌上越来越少了。
关于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文章,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各种充满智慧的幽默。带点讽刺,带点自嘲,带点豁达。幽默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中国人一度几乎失去了这样的能力。直到今天,幽默因社交媒体而蓬勃兴起。对这个社会来说,热衷于制造或传播幽默的人,捧着手机咧嘴而笑的人,往往是无害或有益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