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奔赴泉城,三个半小时的高铁车程,便将我运抵北国花园。“济南是一个非常质朴的城市,到了这里,让我回归了生活,像接了地气儿一样。”久居此地的异国人士倒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异乡客真情流露一番。东阿阿胶,平阴玫瑰,山东煎饼,德州扒鸡,周村烧饼……一溜儿排开的摊头,已然接上了浓浓的烟火气儿,味蕾已经跃跃欲试,趁着明朗的天气,在济南府走上一遭。
从甜沫儿开始的早晨
一日之计始于晨,济南的一天从甜沫儿开始。
甜沫儿是济南人的早餐之一,尤其是到了冬日的济南市井街头随处可见。乍听甜沫之名,很多人都会猜想为甜食,其实甜沫却是一道咸味的粥。相传明末清初,战乱连年,民不聊生,济南有一家田姓粥铺,常施粥接济穷困之人。时有一落难书生,饥肠辘辘,于此食后觉甜美无比,以为“甜沫”。后来书生发迹,来此再喝“甜沫”,无丝毫甜意,恍然大悟实为田沫,非“甜沫”也。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甜沫,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老济南人吃甜沫,不用筷子,不用勺子,端着碗,顺着边儿,转着圈儿,粥汤带着添加到其中的花生、小豆、豆腐皮,连吸带喝,一干二净底儿朝天。寒冷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甜沫下肚,舒坦到底,温暖个大半天。
在老济南,敢和甜沫儿叫板的也就属油旋了。曾经市井街头用来生计的手艺,如今已经贵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旋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时期,前往南方闯荡学习的徐氏三兄弟,习得这门手艺用以维持生计,但南方人偏好甜的口味,于是当油旋逆袭北方的时候,便根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改成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热腾腾的油旋新鲜出炉,外皮被烤得比较酥脆,咬上一口,里面倒是非常柔嫩,用以佐料的葱的味道也被烤得飘香四溢,一圈一圈,外形犹如螺旋,经过烘烤之后,表面便显得比较油润而呈现出了金黄色,于是得名油旋。济南人会吃,趁着油旋的热乎劲儿,再叫上一碗鸡丝馄饨,实惠下肚,一天的精神头都有了。有些人爱在油旋里加个鸡蛋,手艺人便会在油旋即将成熟定型的时候,捅一空洞,磕入一个鸡蛋,然后再回炉烘烤一会,最后出来的油旋便是融合了鸡蛋的香味了。
济南府里品鲁菜
到了济南,定然要一尝被绝大多数人认为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济南万达凯悦酒店中餐厅济南府的大厨早已备下地道的鲁菜。红漆高柱,蜿蜒廊道,错落有致的漆木雕栏及传统风格的中国红灯笼,老济南的韵味悠悠散发而来,坐在开放式的厨房外,透过玻璃窗,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将经典传承的烹饪过程尽收眼底。九转大肠,爆炒腰花,罗汉肚……一道道经典粉墨登场。
山东潍坊素来以风筝的形象在世人心中占得一席之地,一道芥末鸡,让潍坊的味蕾跟着风筝一起飞跃。采用本地的潍坊鸡,将其煮熟,取以鸡胸肉,放在开水碗内浸泡,将骨头剔除之后,切成长条,拌上葱丝、香菜、白菜,再淋上芥末汁。鸡胸肉的鲜嫩,混合着白菜的清爽以及芥末的稍许辣鼻味儿,一道爽口的冷菜将味蕾悄然打开。
九转大肠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也是最考验鲁菜师傅功力的一道菜肴之一,由于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的精工细作,遂如是命名。在烹饪时讲究一焯、二煮、三炸、四烧。首先采用套洗的方法将肥肠里外翻洗几遍去掉粪便杂物,用盐和醋进行揉搓,除去粘液,再用清水将大肠里外冲洗干净。洗净的大肠放在锅里面煮至硬酥,去除腥味,取出切段,灌入油、糖、香料等十多种作料,然后油炸,用微火爆制而成。一盘九转肥肠上桌,红润透亮,一口咬下去,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
爆炒腰花,名气之大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它就同鲁菜画上了等号。制作此道菜肴要求精湛以及精细的刀工。以猪腰为原料,经大火爆炒而成,所以对火候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出锅的腰花,入口鲜嫩且味道非常醇厚,滑润不腻,更是有补肾,强腰,益气的良好功效。
趵突泉畔喝上大碗茶
品茶,赏泉……施施然走在老济南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一副慢悠悠的安闲生活腔调。
护城河两岸,静心垂钓的老者,不管是否有鱼上钩,始终一副安然自若的神情;相依相偎的情侣晒着阳光,呢喃低语;还在过周末的学生,三两成群,嬉戏打闹。杨柳依依,荷花满塘,大明湖公园中各色亭、台、楼、阁点缀其中,有道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远山近水,晴空碧色,波上寒烟翠。
从大明湖下来前往曲水亭街一探济南泉水文化区。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临泉人家在这里淘米濯衣。退休的老人,带着盛水的容器,于泉水喷涌而出处,一一装满,如此这般一天的饮用水就有了。泉水清清汩汩流,想来在此生活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吧。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街巷深处风景多,这里有着泉城最小的一处泉眼——王府池子,引来众人驻足品泉。最精彩最有泉城风味的就数街巷尽头的荷塘月色了,进门有小院,小径通幽处。
七拐八拐,闯入了享有72名泉之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自2003年9月恢复喷涌以来,已经持续喷涌近十个年头,也成为了众人造访济南的理由之一。“观泉品茶”文化广场在今夏的趵突泉畔重新开启。老济南大碗茶,2块钱一碗,用趵突泉水和茉莉花泡制而成,装在大茶壶中,“香,是真香!”也只有在济南这样的地方才能品尝到如此鲜美的泉水……搭好的戏台上,一曲《穆桂英挂帅》已经鸣锣开演,呷上一口,茶香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