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浪迹天涯
还是终老故土
马丹
  马丹

  远在香港的高中闺蜜深夜来电,让我速查几趟深圳出发的车次有急用。事后问她,事情搞定没有?她说,搞定了,所有人中只背得出我的号码。心头一暖,眼角一热,那么多年了。

  现在的人据说普遍会有“现代社会亲密感缺失”,所以更显得如此“发小”珍贵。这不是我瞎说,而是有凭有据的,比如,《美国社会学评论》就有过一个调查,美国人平均每人的密友人数为2人,低于1985年的人均4至5名密友,甚至四分之一的人称自己一个亲密朋友也没有。翻看我的手机通讯录,除了那些工作对象,绝大多数人也都像消失在这个城市一样,不联络的年数至少大于等于5,哪怕是一些曾经亲密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人。

  水泥森林或许是阻隔人与人亲近的原因,但人生的选择似乎也在拉远彼此。最近新学了两个名词:high mover(“迁徙型”人)和low mover(“定居型”人)。前者少小离家、浪迹天涯,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工作一直在更换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和国家;后者则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工作发展结婚生子。有时候,两者彼此羡慕,这个羡慕那个生活稳定高朋满座,那个羡慕这个闯荡世界体验精彩。生活环境不同了,有时候疏远是自然的。两者的生活孰好孰坏,也并没有定论。

  那你呢,究竟是爱浪迹天涯多些,还是更乐意终老故土?身边有人计划出国生育,也有人一心移民,甚至说移到拉脱维亚也是不错的选择,只因为国内“毒水毒米毒奶粉”,孩子成长环境太差。我倒觉得,无论怎样,都不要让自己的选择去“讨好”社会、跟风行事,或逃避现状、一心觉得外面的世界百样皆好,更不该轻易就这么改变了孩子的人生。

  其实,浪迹天涯没关系,终老故土也未尝不可。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生活却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每个社会都有阳光和阴暗,关键是,你得在心里建一个抗击社会的堡垒,守得住寂寞,才见得了云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10版:市场之窗
   第B1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2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B1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4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5版: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午休清场是“衙门”作风
没有邂逅
浪迹天涯 还是终老故土
师德考核须有制度清除“禽兽教师”
等老总下班
让审判与舆论良性互动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浪迹天涯
还是终老故土
2013-05-30 2 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