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 年逾九旬的陈佩秋先生不仅在创作之前反复构思,而且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反复敷色而数次导致宣纸出现小洞。对于一般的画家来说,通常在修补后继续创作,但是陈先生苛刻于己,毫不犹豫地撕毁后,坚持重画,最终铺展在书画善会组委会面前的,是一张完美无瑕的《春山晴霭》。在这幅作品中,爽利的性格凸显,而其设色与时下所作的青绿山水之关系又昭然可寻。
【四把壶】 陈佩秋、施大畏、张桂铭三位艺术大家和龙华寺方丈照诚合作“四海一家”一套四把紫砂壶(见右图),四把紫砂壶限量编号二十套,全部由宜兴紫砂高手、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建军亲手制壶陶刻。陈佩秋画了几片竹,范建军选用了石瓢壶衬出壶身画作的淡烟古墨;施大畏绘了提着篮子的女孩像,秦权壶配上壶铭“长乐”二字;张桂铭的花叶仕女图与井栏壶相得益彰;龙华寺方丈照诚奉献了一幅佛手,配用的匏瓜壶造型简洁,古朴风雅,颇得陈曼生遗风。四把样式经典紫砂壶为一套,候有眼缘、有机缘、有善缘的雅士得之。
【楷书《心经》·白描观音像·一方龙印】 周慧珺先生写了一幅四尺整张的楷书《心经》,红线打格,260多字,字字神完气足,一笔不苟;韩敏先生用白描精心绘制了一幅观音像;韩天衡先生也专门为这次慈善义拍篆刻了一方龙印……目前这些艺术精品正在编目整理,将于7月初进行预展。
此次义拍汇聚了上海书画艺术界老、中、青三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47位艺术家在《新民晚报》的倡议和书画泰斗陈佩秋先生的号召下,提笔挥毫并慷慨捐赠作品,合力为这场万众瞩目的义拍贡献了50多件佳作,这也是近年来,海派书画界非常难得的慈善盛举。综观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艺术家们无私展示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实力,写出、画出、刻出了大爱和至善。
新闻背景
今年3月2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书画善会基金(上海书画善会)”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行的“新民晚报兰之夜”上揭牌成立,首批会员31人,3个月后,目前书画善会会员人数已经接近50名,俱为书画艺术界的顶尖人物。
上海书画善会义拍拍卖所得将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书画善会基金,用于资助本市高校莘莘学子,开展助学、济困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