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游烟
董纯蕾
  董纯蕾

  夏季最令人生厌的事情之一,便是好端端走在街头,冷不防撞见一大坨白烟,一股子不健康的气味和热度同时扑面而来,若是不幸的——那段人行道还颇为狭窄,你不得不和游烟狭路相逢,整了一身烟熏火燎的臭味,心情怎能不跟着焦躁起来?最不幸者,衣襟被烟灰玷污,甚至烫出个小焦斑。忍不住在心里咒骂:要糟蹋且糟蹋你自己的健康去,凭什么一路走一路放毒,连累旁人?

  游烟这件事,大概是从大城市纷纷推出室内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开始,渐渐在街上变得常见起来。当室内能过一把烟瘾的地方越来越少,无遮无盖的大马路便成了最好的“放风”场所。所谓夹着根香烟边走边抽的“吃相”有多不雅,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办公室、饭馆、商场里闻到烟味的概率是越来越低了,路遇游烟的频率却高了起来。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发表过论文,指出即使是“三手烟”,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的危害。也就是说,哪怕你并不吸烟,也极少被迫吸“二手烟”,但经常有机会呆在烟民的房间或汽车里,也是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的。“潜伏”在地毯、椅套、窗帘、沙发等家居物品表面的香烟烟雾残留物,一不小心与室内常见的其他化学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说不定就会生成致癌物质。燃尽一根烟不过几分钟,“三手烟”的残留最长却可达数月。

  不知有没有科研人员研究过游烟的危害,更重要的是,有没有研究过控烟和游烟之间的微妙关系及其对健康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个不甚严厉的控烟体系里,尼古丁、焦油和亚硝胺们,不过是从一个场合被赶到了另一个场合。在一个对烟草的生产和销售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的社会里,如何指望烟草的消费者控制烟瘾,对其他人的健康负有责任感?

  人之欲望千万种,仅靠道德来约束总不是强效之计,更何况是触及到大脑神经成瘾机制的烟瘾。

  很多事情,便是会有跷跷板般的连锁效应,你以为消减了的,其实不过是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滋生。潘基文敦促所有国家,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据2012年关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情况的报告,有83个国家称已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但另一份报告显示,到2011年,仅有19个国家在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游烟,不知正在地球上的多少个角落燃得正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市场之窗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4版:家居/市场之窗
   第A25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A26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从“红旗渠源头”说到“齐白石墓地”
游烟
我们都有“病”
“刀耕火种”式空气污染何时了
“间谍龟”
爱民者必为民所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游烟 2013-06-25 2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