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叫得最清楚
顾凤芳是重度脑瘫患者,穿衣、吃饭、上厕所……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照顾。多年来,徐近珍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顾凤芳的身上,退休后更是寸步不离。
在祥和花苑的家里,顾凤芳偶尔讲出一两句含混不清的话,别人听不明白,徐近珍在一旁解释道:“她在学我们说话。”顾凤芳今年41岁,语言不连贯,只能重复一些简单的短语,“妈妈”就是她讲得最清晰的词语,也成了她表达喜怒哀乐的方式。如果她心情不好,想出去玩,或者饿了想吃饭时,就会连续不停地喊“妈妈、妈妈”。
洗澡是个大工程
因为怕水,从小顾凤芳就不喜欢洗澡,特别是洗头。于是,每次洗头时,徐近珍就会先把躺椅放进浴室,让顾凤芳平躺下,保证不让一滴水流进眼睛。洗澡更是一项浩大工程,每次先连扶带抱地把顾凤芳弄进浴缸,洗完后再拖拽着抱出。每次洗澡,徐近珍都累得气喘吁吁。然而,冬季每周两次,夏季每天一次的洗澡,从没改过。
夜里上厕所也是麻烦事,顾凤芳每晚起来两三次。妈妈先摸黑开灯,再扶她进卫生间。娘俩睡在同屋的两张床上,每次顾凤芳翻个身,徐近珍就会下意识地醒来看看情况。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徐近珍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女儿将来怎么办
茶几上放着的魔方和扑克牌,是顾凤芳每天都要拿在手上的“玩具”。徐近珍不厌其烦地重复,手把手教她认识颜色和图案,学习基本的数字。在徐近珍看来,顾凤芳是有进步的。有时,她会跟妈妈开起玩笑,徐近珍教她数“1、2、3……”数到“15”时,顾凤芳就突然跳到“100”。
每次去体检,医生都说徐近珍照顾得好:“不然,可能活不到这么大。”因为妈妈的悉心呵护,顾凤芳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感冒过。
徐近珍说,40多年朝夕相处,顾凤芳的眼里只认得“妈妈”。旁人想要搭把手,喂口饭、穿衣服、带出去玩,顾凤芳都不肯。徐近珍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哪一天我不在了,她该怎么办?”
通 讯 员 贾 佳
本报记者 刁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