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些事物为何我们“视而不见”
交大名师带中学生“瞭望科学”
裴佳琦 易蓉
  本报讯(实习生 裴佳琦 记者 易蓉)电影《太空漫游》中,智能计算机能够读懂宇航员的唇语,明白宇航员的心思,大脑中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会相互作用,有时候“百闻不如一见”。昨天,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蔡申瓯教授在“瞭望科学”夏令营给500余名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变得新奇易懂,中学生们与名校名师零距离互动,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一窥学术前沿。 

  两个灰度一样的方块,却因为不同的距离会让人仿佛看到不同的亮度;明明是静止的图像为什么我们却有它会旋转的错觉,究竟我们的大脑是在全景观看物理世界,还是在解释创造一个世界?蔡申瓯解释,这是由于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对不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强度和响应时间,对不感兴趣的内容甚至不会产生脉冲,也就是真的“视而不见”。 

  “很多想象的世界实际上是大脑自己创造的,在真实世界里并不存在,而你却对这个解释的世界非常有信心。”蔡教授对学员们说:“到底我们感受的物理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还是大脑所解释的世界更真实?我们应该如何去研究大脑?无论从科学还是哲学,这是你们大学四年可以慢慢去思考的问题。” 

  随后,蔡申瓯教授和学生们分享了大脑研究的前沿科学方法,可以从数学、科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错觉,研究大脑的物理特征,揭示大脑的神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
救护车一到 医院须10分钟内接诊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何处安放
高校新媒体社团组成区域性联盟
骁勇女生捐造血干细胞
有些事物为何我们“视而不见”
近九成观众“预约”明年活动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5有些事物为何我们“视而不见” 2013-07-16 2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