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路感染?
首先,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这些病人在进行尿液检查时,在尿中常常可以检出红细胞、白细胞(称脓尿)和细菌(称菌尿)。临床上,我们将尿路感染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来区分命名。感染部位在膀胱者,称膀胱炎,感染部位在肾脏者,称急性肾盂肾炎。其中,膀胱炎为多见。有数据显示,女性出现菌尿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加大而增高。65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20%的女性和10%的男性患有菌尿。所以,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也越高。尿液中的细菌除了极少数通过血行、淋巴途径感染外,造成尿路感染的病因通常是来源于肠道菌群的逆行感染。女性的尿道较短,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便大于男性。
在致病细菌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约占感染的50%-85%。医生根据经验用药或者根据尿液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运用抗生素。病人往往会迅速痊愈。但是一旦病人发生尿路感染以后,复发的几率便大大增加。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易于感染并且反复感染,较难治愈。中医在长期观察实践中,认识到尿感的疾病成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湿热之邪毒蕴结于膀胱,另一个方面病人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正是这两方面,使老年病人较年轻人更加难以治愈。
中医在治疗上,对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如感染急性期,疾病以邪实为重,故以清利湿热为主,佐以理气缓急之剂,这样既可以迅速缓解疾病,又防止药性过于猛烈而伤及正气。在缓解期,邪已祛其大半,正气虚衰,无以进一步祛邪外出,故以益气健脾补肾扶正治疗为主,佐以通淋利尿之品。这样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的同时,达到最终痊愈的目标。中老年人脾肾日亏,所以,一旦停用抗生素往往短期内就会有感染的复发。所以需要益气扶正,调补虚衰,提高免疫力,使正气有能力进一步祛除余邪,或者抑制细菌毒力。(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