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邬达克是个光荣的旗手
1915年的2月,邬达克随部队开往俄国前线,5月1日,他被任命为部队中的旗手。全欧洲都被卷入的这场战争,代价是十分惨重的。在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地,战争以它最为恐怖的方式对生命作着无望的祭奠。那么,历史是否真实地记载了未来杰出的建筑设计师邬达克先生此时的所思所想?他对严格地说由奥匈帝国迫不及待想要加入的这场战争是否持有更为广阔的人道主义视野?他对战争中的苦难人性又有着怎样深切的体会?我们只知道一点,邬达克先生堪称奥匈帝国的一名忠诚战士。
1915年10月邬达克从师指挥所开始,一路护送冯·马杰瓦克爵士,他还接受了师参谋长巴拉萨中命令,尽可能前往382高地,调查突发情况,查明那里是否有自己的部队或俄军。邬达克带领冯·马杰瓦克爵士来到382高地下方,这时,第57帝国皇家团的一个连弄错了他们在河谷中的方向,正遭受重炮火和机枪的侧翼打击,并面临着被歼灭的危险。发现这个情况后,邬达克跑步穿越河谷,接近这个连后,带领他们穿过一片通往382高地的荒地。由于他对地形了如指掌,使得这个连队能够经由通讯壕沟在俄军眼皮底下接近他们,最后,伤亡甚少地赶走了俄军。深秋的某天,陆军司令亚茨爵士在冯·马杰瓦克爵士的陪同下来到指挥所,当着全体军官和师预备队人员进行了一番演讲,授予邬达克一枚英勇小银勋章,并通知他,他被晋升为中尉。
1916年6月6日,邬达克所在的那个师接到向北撤退的命令,邬达克带领大家迅速撤退,当他和小分队距离自己的战壕还有大约一半路程的时候,四面八方赶来的哥萨克人发动了进攻,小分队被彻底击溃,邬达克头部受到袭击,倒在了地上。俄国人先将邬达克转移到了Kiev,这里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被俘军官,接着,又将他从那里转移到莫斯科,大约两个月后,邬达克被遣送到西伯利亚的哈巴罗夫斯克,在那个军官战俘集中营里关着大约3000个战俘,邬达克是其中之一。
1917年12月,邬达克在战俘营中不慎摔倒,检查下来,他的腿部竟有三处骨折。由于伤势比较严重,俄国人将他转移到位于哈巴罗夫斯克的一家俄国部队医院,他在那里接受着治疗。治疗结束后,他的右腿短了一截,成了一个跛子,俄国人就此宣布拉斯洛·邬达克成了一名残疾人。还乡的希望却由此而产生。1918年5月,邬达克登上了丹麦的红十字残疾人专列,既然前往西方的路已被堵死,那就逃向东方吧。1918年9月,就在邬达克作着逃走准备的时候,捷克军团出现在了希洛克车站,他们到处搜寻逃跑的战俘,凡是被他们抓到,只有两个出路:有捷克或斯洛伐克名字的必须加入军团;没有的,就地处决。形势凶险,而且十分紧急,逃跑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邬达克先前申请前往中国哈尔滨的自由护照尽管已经到达铁路的管理部门,但他还在等着有关人员将自由护照发给他,但时间显然不属于他,等待更不属于他,倘若被捷克军团抓住,那么,奥匈帝国的邬达克中尉只有死路一条。唯有放弃一切、立刻向东,才是一线生机。
他们首先取得了一辆运行于铁轨上的人力推车,化装成普通的民工推着车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出了监狱。推了一段距离,确证士兵们在远处后,邬达克跳下推车躲进了丛林。他一个人一直走到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河岸边,当时河水全部结冰,他不假思索地跨过河,走向黑龙江的对岸,走向中国。
1918年10月初,历经千辛万苦,邬达克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哈尔滨。中国东方铁路管理部门归俄罗斯所有,最高首脑是亚凡斯由将军。在经过了种种复杂的手续之后,命运再一次选择站在了邬达克一边,俄国人用边境护照更换了他手中的假护照,而有了这张边境护照,他就能够前往中国和日本。1918年10月9日,邬达克拿着亚凡斯由将军签发的边境护照,又用在希洛克攒下但已经所剩无几的卢布,购买了一张船票,搭乘着日本邮轮再次出发。这一次,邬达克前往的是上海,一个对他来说十分模糊、十分缥缈却又充满了种种可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