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过兵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上海“大学生士兵”从“军中骄子”成长为“校园品牌”
江跃中 廖刚斌
  “近5年从上海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在军营个个都是好样的,或受到嘉奖,或荣立过三等功,或被评为优秀士兵,或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在各类比赛中为部队争得荣誉。”这是市政府征兵办公室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的评价,他还称赞上海“大学生士兵”不仅是“军中骄子”,退伍后的表现依然突出,成为“不一样”的校园品牌。

  2010年12月从上海电力学院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士兵赵玉骏,当兵11个月就当上了班长,这在他所在部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事。他在当新兵学习驾驶技术过程中,就成了一名一专多能的岗位尖兵,还对部队已应用了多年的汽训教材进行了大胆修改。入伍第二年,所在部队要为每一个官兵建立军人保障卡,赵玉骏受命担负重任,圆满完成了使命。

  2007年从同济大学建筑系参军的大学生士兵文凡,在一个工程兵部队服役,主要与建设工程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就是倒水泥、和水泥、搬石头、捡砖头、铺路,偶尔砌砖建个房子等。但他耐住寂寞,在多数人都认为做不出成绩的地方取得了进步,荣立了三等功。2009年底,当了两年兵退伍返校后的文凡完全变了一个人。他至今一直保持着早晨6点起床整理内务、晚上10点熄灯睡觉的良好习惯。在正常的学习时间里,他总是能够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好该完成的学业,甚至“超质超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的良好习惯,影响了周围的一大批同学。大家都说“当过兵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缪烨,是2011年从武警上海总队返校复学的退伍兵。复学第一年,她就完成了两年的学业,拿下了23门课,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同学们发现,在缪烨的面前,好像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告诉记者,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部队的锻炼。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廖刚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广告
   第02版:广告
   第03版: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走到哪里都当市容“啄木鸟”
“还绿于民”承诺3年多未兑现
华东电网用电负荷12次创新高
“蓝马甲”冒酷暑服务患者
“当过兵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4“当过兵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2013-08-13 2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