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正在草地上兴高采烈地踢着足球,绚丽的色彩,丰富的表情,别致的马赛克手法运用,使得充满童趣的动态美感跃然纸上。这幅作品受到评委好评,而作者徐心蕊差点与大赛失之交臂——直到工作人员致电家长时,她的父母才第一次得知了她在参赛的“秘密”。
她的父母是来自合肥的外来务工人员。爸爸做小生意,妈妈是宾馆服务员,因此特别看重她的学习成绩,劝告她“平常不要乱涂乱画”,也不会给她添置绘画工具。不过,美术老师对她的鼓励总是让她信心十足,偷偷继续画。偶尔,她会把画亮出来,贴在冰箱上展示。不过,妈妈却觉得她画得“太难看”,把画扔掉。此次大赛的举办,让妈妈自省。虽然她至今还是没怎么看懂女儿的画,但是决定支持她画画,尊重她的选择。
王阅恺 定格生活瞬间
老爸托着腮帮,一动不动地凝神而坐。人物传神,表情到位,思考中的老爸形象呼之欲出,与《老爸好像有心事》的标题相辅相成,这幅作品的作者,是今年只有9岁的王阅恺。
一天,老师让他画一幅跟爸爸有关的画。他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一定会帮他出主意!于是他兴冲冲地向爸爸转达了老师的命题。可爸爸却叫他等等,一等就是半个多钟头。爸爸一直盯着他桌上的纸,托着腮帮,一动也不动。他等不急了催促爸爸。妈妈听到了,赶紧把他拉到了一旁悄悄说:“那我们就把爸爸现在的样子画下来吧,多特别啊。”他一听,心想,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他拿来画纸跟画笔,照着爸爸的样子画了起来……当他拿着刚刚完成的画给爸爸看时,爸爸大笑起来:“爸爸今天有点心事,给你道歉。来,爸爸笑一笑,你再给爸爸画一张吧。”不知不觉中,爸爸充当了模特,儿子则在细致入微中定格了老爸的形象。
刘诺 通过学画关心家人
温暖的灯光照着屋子里的桌椅,镜框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画面中没有人物出现,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了温馨、快乐的家庭生活。刘诺的版画作品《温馨的家》脱颖而出。
她从小就对颜色非常敏感,学画画之后,更善于观察人和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次,爸妈两人去旅行,刘诺要上学没去。爸妈回来后,刘诺把自己画好的一幅画送给他们,一颗心,圈起了三口人,手牵手。她说:“不管我们在不在一起,我们的心总在一起。”惹得爸爸妈妈泪湿眼眶。
画画不仅让她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恩和爱,也让她学会关心自己周围其他的人。小区里组织环保主题的绘画比赛,她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下心中的环保生活;世博会举行主题绘画比赛,她也以小东道主的身份画下对盛会的憧憬……
王彦文 画京剧画日记
把色彩斑斓的京剧人物场景,以娴熟的国画形式表现得有招有式,大家赞其为国粹与国画的经典结合,而这幅令人叫好的画作出自一位女孩之手,她的名字叫王彦文。
她喜欢“画京剧”,也爱“画作文”、“画日记”,一切需要说出来写出来的情景或故事,她却通过绘画让看图说话变得轻而易举。她虽从未受过专业培训,但妈妈是美术老师。画画,已经成了女孩表达心情的方式,尤其喜欢把有情节的故事画在纸上并讲给父母听。父母看到她因写作文而苦恼时,便用这种方法开导她:“别着急,先画一画,说不定就能写出好文章了。”她还有写日记的好习惯,在日记中,她也不忘画上两笔,将每天的喜怒哀乐图文并茂地珍藏在小本子里。初中起,她还参加了学校的京剧小组。京剧丰富多彩的脸谱和戏服都让她灵感迸发。她将戏台完整地搬上了画纸……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