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说法
“在家教育”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主持人:不送孩子去学校受教育,而是家长在家里自己教,这种类似于HOME SCHOOL的教育方式已经在我们身边萌芽,使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需要怎样的前提条件?

  许见声: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HOME SCHOOL,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有在家教育的体制的,中国台湾也有。不了解HOME SCHOOL的人可能会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误读,“在家教育”并不是如字面上那样,孩子只是待在家里。事实上,“在家教育”的孩子,有一部分的学习是在家里进行的,还有相当部分的学习是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完成的,比如,学习音乐、美术等才艺,参加游泳、跆拳道等运动课程,这些都是走出家门,通过参加相关的学习班来完成的。所以,并不只是父母在教。在有比较完善的HOME SCHOOL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当父母决定选择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往往不只是自己这一个家庭在承担,而是会有一些志同道合者,几个家庭可以共同来分享各自的资源,比如,这位父亲擅长钢琴,他可以教孩子们钢琴,那位母亲懂得绘画,她可以给孩子们上美术课。这也就意味着:“在家教育”的教育场所不一定只是在自己家里;教的人未必只是父母;课堂上未必只有一个孩子在学习。

  主持人: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这样的方式?

  许见声:“在家教育”不是人人都合适的,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来说,它要求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要高一些,学习的意愿比较强,对于他们来说,学校课堂的节奏可能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这种教育方式还要求孩子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身心障碍的孩子不建议采用“在家教育”的模式。

  选择“在家教育”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比如,孩子对某个科目兴趣特别浓厚,家长可以在这个科目上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资源,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主持人:“在家教育”的孩子会不会在社会化方面存在问题?您自己的儿子在小学阶段就是“在家教育”的,如今他已经在国外的大学读硕士,您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

  许见声:我们说的社会化,主要就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影响能力。“在家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宅在家里不和外界打交道,而是强调孩子和父母长辈的良好互动;在参加各种才艺班时和其他孩子有良好的互动。因此,“在家教育”并不会使得孩子缺少和其他同龄人的接触机会。

  在我们家里,我会和儿子一起讨论每天的时间如何安排,并且将这些固定下来,这让儿子有参与感,让他感受到这些是他选择的,也因此他会有种要做好这些事情的责任感。我们也会经常带他走出去,去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等等。在植物园里认识植物,远比在课堂上看着文字和图片更生动。这样,孩子就不会在有人问他“苹果是长在哪里的”时,回答“是在超市里”——因为孩子只在超市看到过苹果。

  主持人:要在家里自己教育孩子,对于父母来说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许见声:以美国为例,当父母决定要在家里自己教育孩子时,他们必须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提出申请,提交自己的教育计划,父母的文化程度、收入等都是被列在考量范围的。此外,父母还需要接受一些有关教学的培训。这样才可以获准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我看来,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稳定的时间亲身投入其中。当你决定要在家自己教育孩子时,就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不能今天有空就教,明天没有时间就不教了。除了安排好稳定的时间外,父母拥有健康的心态也一样重要。所谓的虎妈、鹰爸,并不适合“在家教育”。此外,父母在教授孩子过程中,自己也要不断地充电、学习。

  美国有200万家庭选择HOME SCHOOL,中国台湾地区约有十分之一的家庭选择这种方式,在大陆目前是有个别家长在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相对于美国那样有了完备的体制和社会资源支持的大环境,大陆地区在HOME SCHOOL这个模式上尚不具备足够的社会资源支持,家长要谨慎考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上海周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市民文化节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最好的课堂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在家教育”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新民晚报谈话/星期天夜光杯B10“在家教育”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2013-08-18 2 2013年08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