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大约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商代。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周礼·天宫·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
春秋末期,“冰镇米酒”开始在诸侯们的宴席上出现。战国中期,我国的冷饮制作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屈原《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即商业性的藏冰户。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宋代出现了冷饮专卖店。杨万里诗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他还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些形式多样的“冷饮”,还走进了艺术领域。宋刘松年的《茗阅赌市》、宋书家的《半茶图》,还把出售冷饮场面画入画中。
元代以后,蒙古人喜爱乳品,他们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冷饮算是冰激凌的雏形。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后来,他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后被法国人出高价买走,再后来又传到了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明清时,不少美味冷饮名品相继出现,仅《红楼梦》中就有酸梅汤、玫瑰露、木樨露、凉茶及玫瑰卤子汤等记载。清王渔洋曾吟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