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整个地球变暖,夏季的温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今年百年未遇的持续高温,着实考验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虽然现在住房宽敞,大多有空调,但每到夏天,有慢性病的老人还是日子难过。这是为什么呢?最近有研究认为,此时温度波动大,忽冷忽热,对老人的危害更大。
研究发现,当气温低于8℃时,死亡率较高,在每百万人中,平均为23人;当气温在8℃~33℃时,死亡人数最少,平均19人;而超过33℃时,则死亡人数又上升,尤其是老年人。为此,研究者告诫人们,特别是65岁以上的体弱老人,要充分留意超过33℃的高温天气。
因为当气温超过33℃时,容易使一些老年人发生中风、脑溢血和心脏病等,或因为人体循环系统发生故障而导致死亡。由于大量出汗和气压增高,一方面容易造成脱水,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另一方面,因大量出汗,使人血液浓缩黏稠度提高,这就容易使一些老年人的脆弱血管发生阻塞。
老年人遇到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以下8点:
1.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起居正常,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是郁闷的心情。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好心情可以缓解疾病。
2.搞好室内通风降温,不要用电风扇直吹身体,空调不要调得过低。
3.及时补充水分,应多次少量喝些白开水或绿茶水,并适量喝些淡盐开水和菜汤,尽量不喝含糖或碳酸饮料,以维持体内水钠代谢平衡,保持全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
4.午睡1小时,据文献报道: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的死亡率减少30%。
5.家庭常备一些防暑药,如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6.饮食宜清淡,适量吃些瘦肉、鱼、鸡蛋、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7.当白天气温超过33℃时,老年人不要置身于烈日之下。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最好不要外出,非外出不可,也应有遮阳设备,如打伞并戴上墨镜,或选择阴凉处,有条件者,涂些防晒霜。
8.一旦发现有心脏病发作先兆,须及时去医院诊治。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病的老人,在高温季节要特别小心,尤其在空调房间出入时温差也不要太大,因老人不能适应这种温度变化,要避免发生意外!
(作者为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