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放不过刀叉”另一说
姚荣铨
  姚荣铨

  读了本版一篇新民网论,题曰:出国游因何“放不过刀叉”?该文是旨在倡导文明出国游,对此,笔者当然不反对。不过“放不过刀叉”,并非只有阿拉国人,还有腰包早鼓了的老外!

  上海旅游节就要开始了,它的前身是黄浦旅游节。当年头几届的几位负责办节的黄浦区领导,都要请我伲新闻界的记者编辑去“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所谓创意,就是“知识+信息”,认为新闻界人士见多识广,其实是去开“诸葛亮会”,而并非“临时抱佛脚”,去寻觅古今中外的旅游资讯。记得笔者就“贡献”了这么一条“游戏规则”:去欧洲知名大饭店的国际旅客,往往“放不过刀叉”,“顺手牵羊”。因为刀叉上“烙刻”了某家老字号或者品牌店的商标,带回国可向亲戚朋友表示自己确实“到此一游”过哉,或者当作旅游纪念品收藏,乃至成为遗产传于小辈哩。其实,顾客没有揩到一点油,羊毛出在羊身上,店主早把刀叉所值金钱打入你消费账单里了。我还记得,这“另一说”曾批发给新雅的掌门人,他很会讲故事,说新雅创始人中有蜚声两岸的摄影大师郎静山,陈香梅与陈纳德结婚于新雅……我说侬可以刀叉变“喜筷”,来个中国特色!勿晓得伊听进去了没有。黄浦区领导当时听了我们的意见,搞了汪裕记的茶文化,后来给闸北“拿来”发展成了品牌节庆;黄浦区还搞了王星记的扇文化,让我们晚报也参与策划,上海博物馆、文物商店一起参展,同仁郑辛遥更动员贺友直、戴敦邦诸位漫画世界之友来创意漫画扇,煞是热闹。听说他们至今还有意将此“可持续”。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提倡文明旅游的同时,也考量一下创意旅游吧。前些时候到澳门去了几家华资与外资的旅游饭店看看,发现他们很会拉动你消费,或者说满足你消费,其浴巾浴衣上都考究地绣上自已赫赫有名的商标店徽,且明码标价。你要“衣锦荣归”,他就“财源万斛”,皆大欢喜嘛。最后言归“刀叉”,笔者也不时乘飞机食飞机餐,发现有些人吃了几口就给丢下了,未用过的塑料刀叉也置之不理了,自以为“落落大方”,其实是浪费有罪!为什么不打包?那刀叉也不妨带回家再派派用场,倒说明你“懂经”,懂节约光荣之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人情大国也不允许节日腐败
磁带?
“蛋头教授”
小一不补习应成社会共识
为楼上架楼者造像
“放不过刀叉”另一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放不过刀叉”另一说 2013-09-05 2 2013年09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