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的故事
刘伟馨
  刘伟馨

  几年前,读过《电影的故事》中译本,作者马克·卡曾斯,一个自称“电影贩毒者”、整个投入电影的人。在作者介绍中,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果然,前不久,看到一套影碟《电影的故事》,导演正好是马克·卡曾斯,他把自己的书改编成了电影。

  原著《电影的故事》是一本电影史书,事实上,同类的书籍,我们已看过不少,马克的书有什么特点呢?马克这样说:“这是一本以故事体裁来探讨电影艺术的图书,内容论及电影的历史与演变:首先从电影媒介的发明谈起,谈到电影如何从初创时期的黑白默片,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数字式的、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大制作。”他的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探讨电影媒介的伟大艺术性及其创造性的骤然转化。在纪录片里,所有的这一切,都通过活灵活现的影像呈现出来,并得到加强。通过电影旁白,他说:“电影业让人误以为电影的动力是钱、票房纪录、行销、星光、首映、红毯,其实不然,视觉创意,运用这些创意去创新,才是电影真正的动力……《电影的故事》是一部寻找创新者的全球公路电影,这些人与影片,让精妙绝伦的电影艺术有了生命。”

  这部总共15集每集1小时的纪录片,历时5年,横跨6大洲摄制完成,所引电影上千部。从1895年到2011年,从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等电影先驱的电影,到卡梅隆的3D巨制《阿凡达》,创新成了关键词:“电影的诞生”“美国电影的凯旋”“撼动世界的颠覆电影大师”“战争的锤炼与新电影语言”“令人赞叹的新潮流:西欧崭新拍摄手法”“美国新电影”“全球流行电影之创新”“新数字化时代:美澳电影的超完美现实”“电影的再生与未来”……一部电影史,实际上,是对包括场景、镜头、剪辑、表演等在内的电影影像和电影语言的发现、寻找、转化和革新。看这部纪录片,在电影发展的“公路”上旅行,在一部部耳熟能详或无缘识见的电影片段里穿行,时不时地涌起或惊奇、或赞叹、或豁然开朗的情绪,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对熟悉电影的人来说,特写、推进镜头、交叉剪辑,是稀松平常的术语,可在无声电影时期,发明和使用它们,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1903年,英国摄影师史密斯拍的《病猫》中猫咪进食,是最早的特写镜头之一。在主镜头后面,接了一个特写:一勺药加上一只小猫,将景物放大。这打破了观众看戏的习惯,因为当时大家都处于固定位置,观看舞台上的表演。同样是史密斯,在1898年的《接吻》中,率先将摄影机架设在火车头前,在火车行进中拍摄,制造出幽灵般的推进镜头,成为知名的 “幽灵飘镜头”。后来,库布里克把这种镜头用在《2001太空漫游》的尾声,摄影机如同在宇宙的虹光中推进,让人产生了一种玄妙的幻觉。1903年,美国的鲍特提供了崭新的电影语汇,在《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中,通过屋里屋外的“交叉剪辑”呈现救火救人的过程,拓宽了电影叙事技巧。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电影元素,现在来看,电影人运用这些技巧,不足为奇,可在一百多年前电影发展的初期,没有敏锐的眼光、大胆实践创新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在以后的日子里,电影无论从观念、样式,还是风格、表现形态,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变化:从默片、有声片、彩色片、宽银幕,到数字化;从印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蒙太奇,新现实主义、新浪潮,到商业消费主义,可以这样说,电影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媒介,它凝聚着政治、社会、文化、艺术、技术等方方面面。电影还将发展,而它的未来,正如《电影的故事》结尾所说,“掌握在勇于创新的人手中”。这些人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又会把电影带向何方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市场之窗
   第B1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40版:广告/新民楼市
旷达之人 英迈之气
电影的故事
“冀宝斋”阴影
闲吟集
古人搞错的两个字
一念之差
上海男人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电影的故事 2013-09-12 2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