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纽约,魅力上海。
北京时间今晨,两座国际大都市在纽约历史地标“邂逅”。在拥有74年历史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向纽约敞开了“窗口”。“百年上海”“犹太人与上海”“360度全景上海”等系列图片展,让到场参观的纽约市民和游客惊叹不已。来自纽约的38岁工程师乔伊说:“我现在就想动身前去上海,这是一座真正的梦想城市。”
“现在,我就在上海”
今天上午,在横跨三个街区、拥有19幢摩天大厦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成了其中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哇奥!”刚走进360度全景上海展览棚,来自拉斯维加斯的劳尔就禁不住连连惊叹。游客宛如站在陆家嘴的空中,周围的高楼大厦仿佛触手可及。拿出相机,劳尔对着眼前东方明珠塔和风格各异的建筑不停地按着快门。“太棒了,我一会儿就把这些照片放到‘脸谱’上去,我要告诉我的朋友,现在,我就在上海。”
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上海魅力”,主办方别出心裁专门制作了全景上海展览棚。
来自印度的28岁会计师卡巴现住纽约,今天带着父母一起在环形360度照片墙面前合影,一脸兴奋。“不可思议,上海太令人惊讶了,她简直是另一个纽约。”
在百年上海图片展区,新老上海的强烈对比,让不少游客驻足。一边仔细看着英文介绍,乔伊一边给6岁的女儿讲解着。
“刚才女儿跟我说,什么时候带她去上海玩,我说很快。说实话,我现在就想去上海看看。”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犹太老人心愿得偿
犹太人在上海,早已为上海人熟知。但对于纽约来说,这依然是一个足以令绝大多数人动容的故事。今晨,101岁的罗斯老人也来了。74年前,罗斯一家在德国已经无法容身,在前往他国都被拒绝的情况下,是上海向她们一家伸出了双手。“我至今仍然记得拿到签证时候的心情,我永远感谢上海,感谢中国人对我们家人的帮助。”
尽管年过百岁,老人身体依然健朗,吐字清楚。她的女儿蕾哈到上海时只有6个月大,在上海她度过了最美好的儿童时光。蕾哈说,母亲现在就住在纽约,能在家门口看到上海的展览,实现了老人多年的心愿。
挂着中文名字牌,90岁的杜纳扶着拐杖车来到现场。1985年,正是他给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写信,希望在虹口区设立纪念牌匾,代表犹太难民感谢中国人民的帮助。如今,纪念碑早已建成,已经去过中国4次的杜纳,亲自见证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这段历史。
8位当年到过上海的犹太人,今晨齐聚在展览现场。如今,他们大都白发苍苍,步履艰难,但有一个心声却是共同的,就是“感怀、感谢以及感恩”。
上海,一切皆有可能
纽约,举世闻名的国际都市,有“世界中心”美誉。
美联社记者汉普顿说,整个图片展给人深刻印象。“上海和纽约是两座很相似的城市,都很国际化,但上海身上具有纽约所没有的独特气质。它很年轻,充满活力,令人非常向往。”参与制作360度全景图片的德国摄影师黑格尔说:“我在上海工作了短短几天,但我看到的一切令人震惊,我想说的是,上海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作为“媒人”,美国著名房地产企业铁狮门公司为本次活动牵线搭桥。铁狮门总裁徐瑞柏说:“上海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只要你有眼光和价值判断,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经过几年试水后,铁狮门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而上海,将成为该公司的桥头堡。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能在纽约为家乡“摇旗呐喊”,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坦言很自豪:“上海已经是一座国际大都市,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知上海,体会上海,非常有意义。”
(本报纽约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