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书记首先从长兴的生态背景谈起:“长兴矿产资源丰富,据统计在上海高楼建筑中,五分之一的水泥砂石来自长兴。”然而,长期依靠建材业发展经济,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长兴历来有‘三多’:围墙多、烟囱多、矿产多,千余根烟囱,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几百家矿石厂家,大部分是能耗多、污染大的低小散企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老百姓怨声载道。”
近几年,长兴根据“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集中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按照“拆除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核准保留一批”的要求,“烟囱从以前1000多根到现在少于100根,矿山企业从几百家到23家,而且都符合规模化、现代化、清洁化、一体化的标准。”
章书记强调,长兴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具备两个特色。首先,以环境整治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促成蓄电池、矿产、码头、印染、水泥等多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例如长兴打造了全国蓄电池转型升级示范区,不仅注重环境友好,而且通过优化调整达到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解决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自觉的理念,早做、快做更要好做,避免急于求成,这样才能不走弯路,不走错路,更不折腾。”
“长兴的实践证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能够相互结合,说明这道二元方程不仅是有解的,而且答案清晰、掷地有声!” 章书记语气坚定。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