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来海外艺术家同讲中国好故事
今秋申城舞台中西合璧作品频频亮相
朱光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后,文化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管理政策的通知》,相关文化政策有望开放。日新月异的上海演艺舞台有望升级,讲述更多中国好故事,吸引更多海外艺术家。 合作日益增多

  中西合璧的舞台剧作品正日益增多,看上中国、上海的艺术家也接踵而至。

  据上戏教授孙惠柱透露,去年校内制作的讲述当年上海人保护犹太人故事的音乐话剧《苏州河北》,今年就被美国著名犹太裔导演李·布鲁尔看中。这位曾获得14个外百老汇奥比奖的导演,亲率演员、编曲、舞美等重要演职员来到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将在在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献演该剧。由中西团队合作的剧目还有《青蛇》——这出由国话与苏格兰大剧院联手,同时受香港艺术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的话剧,其舞美、灯光和编曲也分别由德国籍舞美设计师莫尔·海恩塞尔和苏格兰灯光设计师娜塔莎·奇弗斯和作曲家大卫·保罗担任。

  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透露,艺术节委约的第三部作品是谭盾的微电影交响史诗《女书》,同时参与委约的还有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以及日本NHK乐团。此外,不久前在沪上演的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也是一台邀请各国专家参与制作的大型舞台作品。

  故事关乎成败

  影视、舞台剧、小说、戏曲……任何叙事类艺术作品成功的大前提是精彩的故事。无论是迪士尼动画片的导演、百老汇音乐剧的制作人还是中国艺术家,都对故事精雕细琢。中国好故事,更是中国好作品的成功大前提,也是登上世界舞台的敲门砖。

  话剧《青蛇》对民间传说《白蛇传》进行了现代演绎。该剧已在中国北京、香港和台北等地上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音乐话剧《苏州河北》则是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该剧以上海虹口区一家犹太人咖啡厅为主要场景,展现了1933年至1940年间,上海先后接纳2.3万余名犹太难民的善良和大爱。这出由学生演绎的音乐话剧在美国纽约大学试演后,赢得美国戏剧界的关注。微电影交响史诗《女书》,以13个乐章聚焦“女书”这一非遗项目,展现了独特的自造文字的女性的辛酸与幸福。因此,艺术节有底气把这些佳作纳入“委约”范畴。

  形式通达海外

  让中国作品跃上世界舞台,仅有中国好故事的概念和元素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表述方式,因此,在舞美、音乐及营销上,必须由海外团队介入甚至主推。

  《青蛇》的舞美效果,正如烟雨凄迷的西湖。台上以20吨水循环,营造出浪漫、唯美的意境。《苏州河北》的作曲是美国著名音乐家伊芙·贝格拉莉安,她将上世纪30年代流行的犹太人爵士乐与中国民间小调融合,旋律优美而感人。该剧导演则明确了该剧的“混搭风”——布莱希特式、百老汇式和中国戏曲。如果融合得好,将受到中外观众的欢迎。

  中西合璧的不仅是演职员,还有剧目的风格以及营销方式。布鲁尔导演透露,在参加完艺术节之后,他将考虑《苏州河北》的全球巡演,以色列、美国、英国的艺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巡演点。刘文国则进一步解释说,各国艺术节同时“委约”同一部作品的好处是,成本共担后,作品的DNA不仅好似优质“混血”,还将随后敲定在各国的演出日程。于是,中国好故事就自然而然地登上了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中国新闻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国际新闻
   第10版:文娱新闻
   第11版:广告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广告
   第14版:体育新闻
   第15版:体育新闻
   第16版:广告
   第17版:新民旅游
   第18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19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20版:广告
   第21版:旅游资讯
   第22版:夜光杯
   第23版:夜光杯
   第24版:连载
请来海外艺术家同讲中国好故事
致广大 尽精微
大小“南方” 温暖重唱
“一桌二椅” 任你想象
国庆看点
古今名家画黄山 佳作昨起并肩展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10请来海外艺术家同讲中国好故事 2013-10-01 2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