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是始于1947年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日子。因久慕盛名,去年8月,回国前虽只有两天富余时间,我也不辞辛苦从伦敦赶了过去。
坐大半天大巴,到爱丁堡已傍晚。英国虽不是首次来,爱丁堡却是头回,所以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旅馆。没想到的是,一床难求,就像一票难求的紧俏体育比赛票一样。在市区一连找了七八家酒店,全是“对不起”。后来,一家的前台告诉我,艺术节期间的酒店床位,一般几个月前就基本上会在网上被订完,临时散客完全要碰运气。我谢绝了他的预约登记,去碰我的运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位家门口吸烟老者的提示下,我在一公寓寻到了仅剩的一张床——地下二层,且是大学生宿舍式的上下床,我又是屋里的第10人,价格也不菲,合人民币近300元。
安顿后升上地面,想赶紧去零距离艺术节,一出门恰碰上一群正装的小学生管乐队回来,小脸红扑扑的,人人兴高采烈。一问,他们来自荷兰,是艺术节的参演团体之一,每天演出两场。选择这家公寓是因为有厨房,老师可以做饭。
不用露宿街头了,也就有余暇“新闻观察”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是座山城,非常像我国的重庆。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在一些高大建筑物顶端,并排悬挂英国和苏格兰的国旗。商店里,英镑与苏格兰镑等值流通,但苏镑在英国其他地方却无法使用。
慕名来到著名的“皇家一英里”街,古老的石砖古老的路灯,除了几个伞式白色帐篷和偶尔的路人,一切是那样的静谧,难觅艺术节的影子。
可是次日一早,随着太阳从街端古城堡顶上越爬越高,这里就真正变成了一条艺术长街。
除一个街心小广场外,这条有坡度的街也就十米左右宽,两旁的小店铺基本都是卖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从山顶的城堡一路下行,各种各样的艺术演出和游客,把整条街道塞得满满的。如果从高空俯视,一定像一条壮观的中国舞龙。
城堡广场的军乐演出最正规,有看台,需购票。而街头艺术则是彻底亲民,演员们常常就在游客中穿行、插演,有点像孟京辉的小剧场话剧。而演员们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日本的艺伎、俄罗斯的红军歌舞、非洲的土著RP及南美的摇滚等,应有尽有。而最受欢迎的似乎还是杂技类节目。从早到晚,会有各自的宣传人员向游客散发广告单,告诉你晚上到哪家剧场可以看到他们的正式演出。获最多合影的,则是穿苏格兰方格裙演奏风笛的艺人们。而孩子们更喜欢行为艺术,尤其是人体雕塑形式,即使路过时被“死人”变活人突然吓一跳,也开心得不得了。街心广场旁有座十二世纪的大教堂,里面正有一管风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演出,还有小合唱伴唱,水准甚高。但一个乐章后,戛然而止,指挥表示歉意,说大家如果有兴趣,欢迎晚上到某某剧场来看我们的演出。知道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由场内场外两大部分组成,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