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上有一座人口不足4000人的小岛,因为依旧完好保存着日本传统民居和岛上大大小小的艺术馆而闻名世界,它就是直岛,被英国《旅行家》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值得旅游的7个文化名胜”之一。听说岛上的许多旅馆热门到需要提前半年预定,所以我们选择只登岛参观而不住宿。
时间有限,选择最值得去的地方是首要的。陪我们前往的日本导游四轱辘先生热荐地中美术馆,光是“安藤忠雄设计”这几个字就足以作为理由,何况馆里还有莫奈的作品。
车子驶近,我们惊讶,只见一个花园若隐若现,山丘上除了印有“地中美术馆”几个字的围墙,见不到任何地面建筑。四轱辘先生介绍,1983年,直岛兴建文化村,为了寻觅一位既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又能将艺术与人造物融合在一起的设计者,他们找到安藤忠雄。历时9年,安藤交出了一张另类答卷——挖地三层,用最省最坚固的材料,建成一座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却只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地下美术馆。安藤之所以做出如此大胆的设计,是因为他不希望升出地面的建筑外延破坏岛上原来的风貌。
更神奇的是进入美术馆后,惊讶地发现馆内不使用任何电源照明(紧急逃生通道除外),全靠一个个天井自然采光。如果因此就把“没有灯光的地下室”和“昏暗”画等号那就错了,尽管馆内确实有全黑空间,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可以凭借光影变化感受时间季节的转换、阳光和云的追逐,就好像我们和空间在对话,混凝土建筑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为了更加生动地说明光线艺术的魅力,美术馆里还辟有三处美国艺术家詹姆斯·塔瑞尔设计的空间,走进其中一间名为“开放的天空”的房间,我起先一愣,因为这是一间徒有四壁,顶上挖开一块方形天窗的房间,但是当我在这里坐下,抬头仰望天空片刻后发现,原来这个房间天为顶、地为台,吸取日月光华,没有半秒钟的景致是相同的,万物皆在变化中,但是,你看或不看,一切又都在那里。
自然光也同样延续到“莫奈的房间”,美术馆永久收藏了莫奈晚期的五幅“睡莲”系列,前面提到的馆外庭院,就是根据画里描绘的纪梵尼水上花园修建的,池塘、杨柳、野花……莫奈的灵感源泉和笔下杰作,穿越了时空。或许是日本人爱清洁的习惯使然,参观莫奈的画前,我们必须先换上拖鞋,这恐怕是在其他美术馆没有的“待遇”,也使得欣赏过程变得更加虔诚,莫奈画里流露出的孤独感自是更容易参透了。
四轱辘先生曾说明过馆方的铁规:不准照相、不准触摸艺术品、墙壁或玻璃、不准破坏环境安静(连解说员都只能用气声讲解),不准带笔入馆(铅笔除外)。而且馆方为保证参观效果,严格限制进馆人数,如果你来的时候正巧碰上了旅游团,对不起,请先在门外排队等候。不过,这些限制在天井和露台区自动失效,在大自然的环抱下你尽可以拍大海、吻石头、说说笑……
这座建在地下的美术馆,无处不凸显人类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是直岛上各类艺术之家的典范。
十日谈
萍踪杂记
到奥地利林茨来一场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