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读到贝鲁平的中短篇小说集《活着就是天堂》, 这些年很少看小说了,偶尔听说有某篇网络小说很红火,我才会上网浏览一下,基本上也难以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当拿起这本书,我发现自己还真的被这部作品诸多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所吸引。
书中的作品看似基调冷静平和,故事背后却不乏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之处:人心的不可揣测,灵异的奇思怪梦,为财为情的迷惑,跌宕起伏的诡异,折射出当下社会人们对情感,对未来的追逐和迷失。
当西方物质生活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人们背离了自己原有的情感生活轨道,社交行为也起了种种的化学反应,令人应接不暇。
作品中有很多是关于生死离别的场面,如《死神降临》描述周觉铭临死前的种种幻觉,对他自己一生如电影一般的回忆和梦想;《死亡游戏》中一位母亲为患艾滋的儿子复仇,毒害情人并自杀;《午夜惊魂》生动描绘了一个奇特的电话和灵异的场景,读来令人毛骨悚然,最后却又唏嘘不已。
爱情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令人升华,《我的画家情人》中女孩和一名画家的爱情生死纠葛,此消彼长的事业轨迹,看似一个爱情故事,却让人不禁疑问,究竟是谁成就了谁,又或是谁毁灭了谁?爱情注定要在不幸和幸运之间爆发以后,才会有铭心刻骨的蜕变吗?
《色惑》中的邵文安从出狱到再次入狱的经历,荒诞却又如此真实,天堂和地狱真的只在一念之间,而人的错误和可悲总逃离不了财色二字。
《地铁情人》中一个女设计师迷上英俊的男模,郎貌女才的爱情会美好吗?每个人读了以后一定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现实中的故事,尤其是女性朋友体会应该更为真切。
《嫁女记》更贴近生活,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剩女好不容易觅到一个可结婚的恋人,没想到岳父母一高兴给女儿买了车,未婚夫有车却不敢开导致婚姻未果。因一个生活细节而失去一段婚姻,让世人无语,是不是人的包容度也真的是越来越小了。
“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二胡》中的阿祥因拉二胡纪念妻子,也因二胡娶了新妻,实在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家用笔写尽当今社会生活的悲欢离合,读者透过纸中的文章对自身和周遭的世界也会从中有所体悟。当我们冷静地用第三人的眼光看着和自己似乎毫不相关的爱恨情仇,难道读他们的故事真的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或觉得不过是满纸荒唐的痴人梦呓?
作者没有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褒贬,而是客观地呈现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和行为状态,无论他们是残忍或温情,冲动或迷茫,都是在大千世界中沉浮漂泊的过客。
作为当下时代生活的关注和记录者,作者用真切的笔触为我们细腻生动地描绘出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生活画卷。当夜深人静,书中的人物依稀浮现,那些行走匆匆的旅人,只怕来不及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无论如何都要好好活着,好好把握,但愿人长久,天堂不须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