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代版《天鹅湖》毕竟有情节,还属不难理解的剧目,观众只要按照人物的发展线索,去自己发挥想象力,就会各得其所。但是,许多具有反传统意义的现代舞、当代音乐,要去欣赏还真会让人如坠云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今的大量当代音乐、现代舞作品,即使让内行看了也很难说出个门道,更不要提难得进剧场的普通观众。因此,除了举办以讲解艺术知识为主的普及演出,如何有针对性让观众提高欣赏效率,已经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上海爱乐乐团有一次举办先锋音乐作曲家葛甘孺的作品音乐会,担心听众难以接受,开演前特地请作曲家上台讲解。尽管他讲了寥寥几句,倒是如打开欣赏之门的钥匙,顿时让大家心领神会,聆听时都有滋有味。这给人一个提示,剧院、表演团体能否创造机会,让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这种做法在上海并非没有,上海音乐厅开设的“导赏30分”,让听众在音乐会开始前先听专家讲解演出曲目和演奏家特点,再去欣赏,就容易入门了。东方市民音乐会也每次由主持人或指挥家边演边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音乐厅和东方市民音乐会受到了市民的欢迎,门票总是卖得很好。艺术节的舞台上,全世界的音乐家、舞蹈家带来了千姿百态的节目,这些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融入了各种思想理念和创作技法,让大家去欣赏,还真的一下子很难消化。因此,如果能在每场演出前,安排表演者、创作者或者真正学有所长的专家,进行简短的导赏讲解,把观众带入门,欣赏效率一定会提高很多,也很少有人会去感叹“看不懂”了。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