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众为何感叹“看不懂”?
杨建国
  当代版《天鹅湖》在艺术节开幕期间的演出,成为观众的热议话题。一反传统的情节和人物设置,也让无论是观看现场表演还是社区“影像之夜”播映的许多市民,发出了“看不懂”的感叹。虽然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古典版和经过改编创作的当代版有很大的不同,但真正体验,光是猜测情节就让观众耗费了不少脑汁。

  其实,当代版《天鹅湖》毕竟有情节,还属不难理解的剧目,观众只要按照人物的发展线索,去自己发挥想象力,就会各得其所。但是,许多具有反传统意义的现代舞、当代音乐,要去欣赏还真会让人如坠云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今的大量当代音乐、现代舞作品,即使让内行看了也很难说出个门道,更不要提难得进剧场的普通观众。因此,除了举办以讲解艺术知识为主的普及演出,如何有针对性让观众提高欣赏效率,已经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上海爱乐乐团有一次举办先锋音乐作曲家葛甘孺的作品音乐会,担心听众难以接受,开演前特地请作曲家上台讲解。尽管他讲了寥寥几句,倒是如打开欣赏之门的钥匙,顿时让大家心领神会,聆听时都有滋有味。这给人一个提示,剧院、表演团体能否创造机会,让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这种做法在上海并非没有,上海音乐厅开设的“导赏30分”,让听众在音乐会开始前先听专家讲解演出曲目和演奏家特点,再去欣赏,就容易入门了。东方市民音乐会也每次由主持人或指挥家边演边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音乐厅和东方市民音乐会受到了市民的欢迎,门票总是卖得很好。艺术节的舞台上,全世界的音乐家、舞蹈家带来了千姿百态的节目,这些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融入了各种思想理念和创作技法,让大家去欣赏,还真的一下子很难消化。因此,如果能在每场演出前,安排表演者、创作者或者真正学有所长的专家,进行简短的导赏讲解,把观众带入门,欣赏效率一定会提高很多,也很少有人会去感叹“看不懂”了。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康复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2013·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山里女子“洋气”表达情感
观众为何感叹“看不懂”?
天际飘来拨动心弦的天籁之声
《潇洒小姐》《表白》《爱的主打歌》
在打击乐中感受“节奏”
共贺卅载“星”火相传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3观众为何感叹“看不懂”? 2013-10-21 2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