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妈妈想不明白,要是欢欢真是个野蛮粗暴、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也就罢了,可是欢欢从小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平时待人接物文质彬彬,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亲戚朋友都夸这孩子有礼貌,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也说孩子本质不错;但为何自从进了初中后就屡屡闯祸,不断发生伤害同学的事件呢?更让妈妈想不通的是,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欢欢总是自己被吓得不轻,而且也总是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脸上满是惊恐不安的神情,弄得妈妈打骂也不是,批评教育又无效,真不知道该拿这孩子怎么办?
咨询师见到的欢欢是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虽然才刚上初一,但欢欢明显长得比其他同龄孩子要高大,而且非常英俊,举手投足有明星范儿,说话也很有礼貌,俨然是个有家教的孩子。光看这孩子的表现,要不是事先妈妈已经说过他在学校的事,一时之间还真不敢把这孩子跟屡屡闯祸的捣蛋鬼联系起来。等到咨询师看见了欢欢在“青春成长训练营”中表现,一下子就明白了欢欢出现问题的原因。
“青春成长训练营”是一项专门为青春期孩子而设计的,帮助他们认同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同伴间交往、沟通能力,获得人生目标的课程,由于其游戏、活动、讨论、演练的形式,深受青少年欢迎。欢欢在训练营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信心不足和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而且心理幼稚,依赖性过强。在同伴游戏中,人高马大的他总是听从比他矮小、但更强势的同学,缺乏是非观念,跟屁虫似的瞎起哄。而一旦与同伴发生矛盾,他不会与同学理论,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而是起先忍让,实在忍不住了就动手,因为长得高大,动起手来又没轻没重的,差点又要闯祸。
再看欢欢的家庭成长环境,欢欢妈妈虽然表面上是个温和、耐心的妈妈,其实内心控制欲很强。她时时关注儿子,处处为儿子打点,要求儿子一切听从自己,始终以母亲的温情、自我牺牲来造成儿子的负疚感,并以孝顺和感恩的枷锁牢牢地控制孩子。虽然妈妈的这种行为本身也是无意识、不自觉的;但在客观上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造成儿子心理发育滞后,交往能力不足。欢欢在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其自身心理与能力发展的不足,与追求自我独立、自我价值的内心需求发生冲突,最终酿成孩子的行为问题。
我们通过认知疗法帮助欢欢更正确认识自我,获得心理成长;又通过训练营,在同伴团体的环境中,帮助他提高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同时也帮助欢欢妈妈认识到自身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终于使欢欢有了明显的进步。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