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岁的沃乐柳,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师。
医院里,从医四十多年的沃乐柳目前仍坐镇专家门诊,拥有一批忠实粉丝;在医院外,她还有一个身份——“沃奶奶”儿童健康工作室的志愿者。
江宁街道“沃奶奶”儿童健康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5月,是静安区首个以专家志愿者名义开办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最初,工作室主要依托专家咨询团力量提供专业的儿童医疗保健知识,为社区年轻爸妈答疑解惑。后来慢慢地,沃奶奶有了新的想法,希望能为那些先天有缺陷的宝宝做点什么。
“珍贵儿”康复计划量身定制
沃奶奶给这些弱势宝宝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珍贵儿”,她说因为这些宝宝特别珍贵,如能抓住关键期,早干预早治疗就有机会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在医院看门诊,家长只花十几分钟说症状,医生只能对症开药,对弱势儿童的康复来说是不够的,走出医院,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沃奶奶”工作室渐渐聚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康复志愿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徐博士为宝宝进行全面评估、手外科大夫朱医生设计手臂操帮助臂丛神经损伤的宝宝复健、中医推拿专家周爷爷和他的徒弟们每周为宝宝按摩……
沃奶奶有个文件盒,里面装着厚厚的健康档案,粉红色是女宝宝的,粉蓝色是男宝宝的,上面记录着母亲的孕期情况和宝宝的各项能力评估值。这些数据,都是沃奶奶和专家们经耐心询问和测试得来的。
卡片最后有详细的康复计划:做多少次中医推拿、参加多少次互动游戏……沃奶奶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笔写得清清楚楚。给每个“珍贵儿”量身定制康复计划,沃奶奶都会听取专家志愿者意见,结合宝宝家庭实际情况,作出全面周详的考虑。
100多张档案卡,记录着沃奶奶和志愿者们的爱,也记录着100多个家庭的希望,更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皮大王”原是脑损伤双胞胎
大宝和小宝是一对双胞胎,可爱又机灵。很难想象他们出生时因先天脑损伤智力未能达标。两年前沃奶奶在郊区坐诊时见到了这对早产儿,当时他们连脑袋都直不起来。绝望的妈妈脸上满是泪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幸好在放弃之前遇到了沃奶奶,老医生一边为双胞胎开处方,一边建议带他们到工作室来试一试。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来到静安区工作室,好几位专家志愿者忙了一上午,仔细询问孩子情况,给两个宝宝作了全面测试,随后,康复训练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由志愿者每周给宝宝按摩推拿,渐渐地,两个宝宝会爬了,会和人有眼神交流了,会说话了……一点一点的进步,让一家人欣喜若狂。
经过一年多努力,如今两个小家伙已完全康复,甚至成了早教班里的“皮大王”。他们的妈妈说,沃奶奶身上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宝宝们一见她便眉开眼笑,“不像医生,就像奶奶”。沃乐柳说自己和宝宝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孩子特别有感情,每个来咨询过的宝宝,她都能叫出小名。
“绝望爸”解开心结变了个人
除了将中西医、治疗与康复相结合,沃奶奶和志愿者们发现,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作好心理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
旦旦出生时难产造成先天脑损伤和臂丛神经损伤,虽然接受了移植,右手功能仍未恢复。为了给旦旦治病,爸爸辞掉工作四处求医,几近绝望,脾气异常暴躁。为强迫旦旦多用右手,竟然把他左手绑起来。沃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如果爸爸一直这么悲观,哪怕旦旦身体康复,长大后也会自卑,不敢与人交流。”
所以,她一面为旦旦制定康复计划,一面和学前教育专家徐博士拉着旦旦爸谈心。“右手稍微差些没关系,就当宝宝是个左撇子,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左撇子呢!”沃奶奶告诉旦旦爸,千万别把弱势宝宝和正常宝宝作对比,要关注他的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宝宝可以做到。”
如今,旦旦的状况越来越好,爸爸也变得开朗而乐观。前不久,他们来上海,一见沃奶奶,旦旦主动伸出右手握住了她的手指,让爸爸和沃奶奶都红了眼眶。
“沃奶奶”聚起上百爱心妈妈
“我们都是冲着沃奶奶来的!”采访中,所有的志愿者都说,正是因为沃奶奶的无私奉献和真诚待人,他们愿意与这位笑眯眯的银发老人“并肩作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这一份感动。如今,与沃奶奶一同义务服务的专家志愿者就有20多名,参与服务的大学生、“爱心妈妈”已有上百人。
高级育婴师张葆葆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女儿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缺陷,在儿童医院看病时结识了沃乐柳,如今女儿已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少女,有感于沃奶奶的热情与爱心,葆葆开办的儿童早教中心如今也成了志愿服务平台,为弱势宝宝提供早教训练课程。
沃奶奶说,从医这么多年,她看到无数的家长为了心肝宝贝疲于奔命,“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好的资源整合起来,在医院和家庭间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看到希望。”在她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弱势宝宝从中受益,他们的命运因爱而改变,他们有着和所有正常孩子一样光明的未来。
从儿童医院受人尊敬、受人喜爱的沃医生,到为社区儿童健康护航的沃奶奶工作室,再到如今给予弱势儿童希望的专家志愿团队,“为儿童健康,做个好奶奶!”这就是沃乐柳不变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