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喜欢奇石。听说野柳奇石素享“台湾名片”的盛誉,那无论如何要前去好好观赏。
抵达野柳的当日,风和日丽,气候宜人。还未入大门,就被门前一堵木板墙上的“野柳地质公园”六个白色立体大字吸引住了。据当地长者介绍,定位“地质公园”,突显的是野柳奇石的原质原貌,绝无任何人为的雕凿或加工。
来野柳前请教“先行者”得知,观察地质奇景,宜从全貌着手。入园奋力爬上一岩石重叠的制高点,举起胸前挂着的双筒望远镜,野柳奇貌尽收眼底:远处一条长约2500米、均宽为200米的岩岬蜿蜒起伏,如同一块巨幅厚实地毯,从西南角向东北方向一路延伸,为的是隆重迎来从海上瀛洲委身下凡的“野柳女王”。举目环视全景,在地貌巨变的岩石丛中,最让人怦然心动的是气势宏伟、一物一景、千姿百态的蘑菇林。从西往东细数,此林约由近200块巨大蘑菇石组成,较矮的约2米,最高的近4米。由天而降的蘑菇林俨然成了“女王”威严的皇家仪仗队,给原本浪漫的童话世界,增添了些许肃穆氛围。而突入海中、三面环水的半岛岩岬边,十几米高的海浪终日排山倒海席卷而来,汇聚成惊天动地的“野柳之声”。如此绝妙的动静结合,造就了世界级的自然壮观。
当我沿着海滩往岩岬的西南角走去,一片由10多个高约2米的“蜡烛台”形成的奇特景观矗立在眼前。烛台群呈半圆锥状,底部浑圆,顶端略细。所谓的烛芯是一隆起的石灰岩结核,周遭的砂石经千百年海水、海风的侵蚀,形成一上宽、下凹的沟槽,宛如专门用来盛放滴落烛泪的“烛台”。大自然无形巨手如此鬼斧神工的杰作,创造了远胜迪斯尼乐园的吉尼斯纪录。
漫步“童话世界”趣味甚浓。中部海岸边的一块“鞋石”,又称“仙女鞋”,引人注目。有人誓言曾亲眼目睹天堂“仙女”来此觐见“女王”,所留存的一只偌大的“仙女鞋”即是明证。只不过此鞋的尺寸实在巨大,略估至少比姚明的球鞋要大10多倍。而东海岸,一路排列的鸟石、海龟石、海豹石无不惟妙惟肖,一一诚惶诚恐地低头朝拜尊贵的“女王”。
“野柳女王”无疑是童话世界最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只见她身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头戴无价皇冠,脸部秀美,眼鼻口俱全,比例匀称。蓝天白云下昂首静坐,温柔间显露出不可侵犯的高贵气质。此头像最为传神之处是细腻、修长头颈上,小颗粒钙质结核围织成圈,犹如给“女王”戴上了一条价值连城的金项链。前些时候,在台湾主管部门举办的“台湾十大地景”票选活动中,“野柳女王”以89.9分的超高人气,力压阿里山、日月潭名列榜首。
可谁知神圣“女王”美丽中也埋藏着隐忧。据地质专家考证,海风、海水联手长年蚀损石龄高达4000多年的“女王”头像,使其颈部的结核岩层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节理裂缝。若侵蚀持续不断,裂缝势必会更大更深,颈部亦将越显细长。依此得出的基本推断“危言耸听”:“女王石”的前景岌岌可危,其“寿命”大概仅存10至20年。如不幸遇上大地震、大强风,更随时可能有崩塌的危险。
眼下,如何保护这尊全球奇像是当务之急,但有关专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声音认为,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给裂缝及自然损坏部分灌浆、加固;但另一种结论却断然反对,认为由此一来反而会破坏、断送了奇景。最佳办法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地质公园的管理者最为务实,为了保护这张奇特“名片”,前些时候用激光扫描仪对“女王石”进行3D测量,然后用电脑精密切割,“克隆”了一个“山寨版”的“女王头”,供游客观赏留念。但更多远道赶来的游客宁愿头顶烈日或任风吹袭,耗时排队耐心静候,为的是能与真版“女王”头像来个近距离的珍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