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辰光,一到入冬夜里,马路边有几个摊头别有一番风景。
一是“闹”。葛就是卖清水大闸蟹。西北风一吹,大闸蟹上市了。摊头浪挂着几盏60支光个电灯泡。一只只铁笼放着大小品种勿一个大闸蟹。摊贩们吆喝着:“九雌十雄啊,只只壮只只赞啊!”此起彼伏,闹猛得勿得了。
二是“雅”。葛就是卖糖炒栗子。摊头用饰有花卉图案搭仔写有天津良乡栗子个玻璃镜子合成三页屏风,上面有汽灯,像流动个小店。前面有一大锅,摊贩边炒边叫:“良乡栗子唻,重糖炒啦唻,五分一角卖一包啦唻!”炒好栗子放辣有棉毯包着个桶里,只只滚烫。
三是“静”。葛就是路灯下个小小馄饨摊。静静个靠辣路边。一副有炉有作料“设备俱全”个担子搭仔一条拨顾客坐个长凳。顾客要一碗小馄饨或阳春面,摊贩勿声勿响几分钟就默默拨侬做好。猪油、葱花、肉骨汤,热气腾腾香喷喷,冬天里吃碗搿样个夜宵,至今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