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显示,97%的市民会普通话,81.4%的市民会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29.7%的市民会至少一种除上海话外的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7.8%的市民会至少一种除英语外的其他外语。表示应当传承和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比例为86.7%。
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分年龄看,13-4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普通话的比例为100%,41-60岁为96.9%,61-70岁为95.5%,71岁及以上为89.4%。
81.4%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分年龄看,13-20岁市民中表示“会/会一些”上海话的比例为78.8%,21-40岁为68.6%,41-60岁为86.2%,61-70岁为93%,71岁及以上为89.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出生的市民中,13-20岁市民上海话“听说”能力均为各年龄段最低。其中,“听”的能力平均分为3.9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0.4分;“说”的能力平均分为3.1分,低于上海出生市民平均分1分。
除了上海话以外,29.7%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其他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
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会者最多。在汉语方言方面,上海市民中表示会或会一些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15%和14.4%。会客家方言的市民比例最小,仅为0.5%。
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表示会维吾尔族语的市民比例相对最高,为0.2%;藏语次之,为0.1%。
47.5%的市民表示“会/会一些”英语。除了英语外,7.8%的市民表示会其他外语。其中,日语和俄语会的人数比例居前两位,分别占3.7%和2.2%。
86.7%的市民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上海出生的市民中,赞同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市民人数比例为88.4%,略高于非上海出生市民83%的人数比例。